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滄州市河間市、廊坊市大城縣一帶,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保定驢肉火燒的發祥地為保定市徐水區漕河鎮。漕幫以運糧為業,鹽幫以運鹽為業。雙方為稱霸碼頭,時常大動干戈,最終以漕幫大勝收局。漕幫俘獲鹽幫馱貨的毛驢無法處理,便宰殺燉煮,設慶功宴;再將肉夾在當地打制的火燒內吃。漕河驢肉興起,名吃由此誕生。驢肉先以大火后以溫火燉,配以近20種調料,烹煮時間長,熟度透徹,色澤鮮嫩,火燒剛出來時最好,烤得外面黃脆,里面柔軟,而驢肉肉質很細,吃起來味道又香又濃,肉香而不柴,香味綿長,酥軟適口。醫書載驢肉補血、補氣、補虛。可見驢肉不僅味道鮮美,還有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