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爾獎是由挪威政府撥款,評委組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為了擴大數學的影響力,并且為了吸引年輕人從事數學研究而設立的獎項,這個獎項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逝世兩百周年而設立,其中在2003年3月23日首次獲獎的數學家是讓-皮埃爾·塞爾,他除了獲得阿貝爾獎外,還在1954年和2000年獲得菲爾茨獎和沃爾夫數學獎。而最新的在2024年頒發的獎項,是頒給了法國數學家米歇爾·塔拉格蘭,他在概率論和泛函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性的貢獻。
而阿貝爾獎從2003年頒發以來,至今已經產生了27名獲獎者,這27名獲獎者中,有16數學家獲得沃爾夫數學獎,有6名數學家獲得菲爾茨獎,還有1名數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還有5名科學家擁有雙重國籍。
根據國籍來看,其中有12名科學家的國籍是美國,美國也成為獲得阿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根據所處機構來看,其中紐約大學共有4名科學家獲得阿貝爾獎,成為獲獎最多的機構院校。在所有頒獎典禮中,還有5年是兩人同時獲獎,分別是2004年、2008年、2015年、2020年和2021年。
阿貝爾獎歷屆得主名單
阿貝爾獎歷屆得主名單 | |||||
年份 | 獲得者 | 院校 | 國籍 | 獲獎理由 | 備注 |
2003 | 讓-皮埃爾·塞爾 | 法蘭西學院 | 法國 | 表彰他在確立包括拓撲學、代數幾何和數論在內的現代數學眾多領域的現代形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
1954年菲爾茨獎章 2000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04 | 邁克爾·法蘭西斯·阿提雅 | 愛丁堡大學 | 英國 | 表彰他們對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的發現和證明,對拓撲學、幾何學和數學分析的統一,以及對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間建立新的橋梁所發揮的突出作用。 | 1966年菲爾茨獎章 |
艾沙道爾·辛格 | 麻省理工學院 | 美國 | —— | ||
2005 | 彼得·拉克斯 | 紐約大學 | 美國(匈牙利裔) | 表彰他對求解雙曲線型 (hyperbolic) 偏微分方程所做出的貢獻。 | 1987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06 | 里納特·卡爾松 | 皇家理工學院 | 瑞典 | 表彰他在調和分析和光滑動力系統方面深刻和重大的貢獻。 | 1992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07 | 斯里尼瓦·瓦拉丹 | 紐約大學 | 美國(印度裔) | 表彰他在概率論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對統一的大偏差理論的創立。 | —— |
2008 | 約翰·湯普森 | 佛羅里達大學 | 美國 | 表彰他們在代數領域特別是在現代群論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
1970年菲爾茨獎章 1992年沃爾夫數學獎 |
雅克·蒂茨 | 法蘭西學院 | 法國(比利時裔) | 1993年沃爾夫數學獎 | ||
2009 | 米哈伊爾·格羅莫夫 | 紐約大學 | 俄羅斯/法國 | 表彰他對現代幾何學的貢獻。 | 1993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10 | 約翰·泰特 | 得克薩斯大學 | 美國 | 表彰他在數論領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 2002/03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11 | 約翰·米爾諾 | 石溪大學 | 美國 | 表彰他在拓撲、幾何和代數領域的開創性發現。 |
1962年菲爾茨獎章 1989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12 | 安德烈·塞邁雷迪 | 羅格斯大學 | 匈牙利/美國 | 表彰其在離散數學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方面的杰出貢獻,以及對堆壘數論和遍歷理論產生的深遠影響。 | —— |
2013 | 皮埃爾·德利涅 |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 比利時 | 表彰其對代數幾何的開創性貢獻及其對“數論”、“表示論”及相關領域的“變革性”影響。 |
1978年菲爾茨獎章 2008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14 | 雅科夫·西奈 | 普林斯頓大學 | 俄羅斯 | 表彰其在動力系統、遍歷性理論以及數學物理學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1996/97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15 | 約翰·納什 | 普林斯頓大學 | 美國 | 表彰他們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路易斯·尼倫伯格 | 紐約大學 | 加拿大/美國 | 2010年陳省身獎章 | ||
2016 | 安德魯·懷爾斯 |
牛津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
英國 | 表彰他在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1995/96年沃爾夫數學獎 1998年國際數學聯盟特別獎 |
2017 | 伊夫·梅耶爾 | 巴黎第九大學 | 法國 | 表彰他在小波分析理論發展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 2010年高斯獎章 |
2018 | 羅伯特·朗蘭茲 |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 加拿大/美國 | 表彰以他名字命名的“朗蘭茲綱領”將數學中的表示論和數論聯系了起來。 | 1995/96年沃爾夫數學獎 |
2019 | 凱倫·烏倫貝克 |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美國 | 表彰其在偏微分方程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 | —— |
2020 | 希勒爾·弗斯滕伯格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 以色列/美國 | 表彰他們在群論、數論和組合學中開創性地使用概率和動力學方法。 | 2006/07年沃爾夫數學獎 |
格雷戈里·馬古利斯 | 耶魯大學 | 美國(俄羅斯裔) |
1978年菲爾茨獎章 2005年沃爾夫數學獎 |
||
2021 | 拉茲洛·洛瓦茲(László Lovász) | 厄特沃什羅蘭大學 | 匈牙利 | 表彰他們在理論計算機科學和離散數學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以及使其在現代數學中心領域中發揮主導作用。 | 1999年沃爾夫數學獎 |
艾維·維格森(Avi Wigderson) |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 美國 | —— | ||
2022 | 丹尼斯·帕內爾·蘇利文 |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 美國 | 表彰其“在最廣泛意義上對拓撲學的開創性貢獻,尤其是代數、幾何及動力學方面”。 | - |
2023 | 路易斯•卡法雷利 |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 美國 | 表彰其“對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正則性理論的開創性貢獻,包括自由邊值問題和蒙日-安培方程” | 2005年羅夫•肖克獎、美國數學學會2009年斯蒂爾終身成就獎、2012年沃爾夫獎、2013年所羅門•萊夫謝茨獎和2018年邵逸夫獎 |
2024 | 米歇爾·塔拉格蘭(Michel Talagrand) | 數學家 | 法國 | 表彰他在概率論和泛函分析方面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在數學物理和統計學方面的杰出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