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是一個于1966年由美國計算機協會創辦并頒獎的計算機領域國際最高獎項,每年3月下旬公布并進行頒獎,而該獎項的名稱是根據艾倫·麥席森·圖靈的名字來命名,而該獎項也是針對在計算機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頒發,從1966年發展至今,已經是一個有著計算機界諾貝爾獎美稱的科學獎項。而圖靈獎雖然是針對計算機領域但細分可以分成幾十個,其中常獲獎的領域有編譯原理、程序設計語言、計算積分復雜性理論、人工智能等。
根據從1966年至今的頒獎情況來看,第一屆獲獎者為對編譯器構造、高級程序設計領域做出過貢獻的艾倫·佩利;而最新獲獎者則是對數字算法和庫有著開創性貢獻的Jack J. Dongarra。而每年獲獎的人也并不固定在一個,經常會出現兩人或者三人同時獲獎的情況出現。
在76位獲獎者中,也有一位中國科學家獲得圖靈獎,中國人首次獲獎,是在2000年,對計算理論有著突出貢獻的姚期智獲得該獎。
圖靈獎歷年得主
圖靈獎歷年得主 | |||
年份 | 中文譯名 | 姓名 | 貢獻領域/獲獎理由 |
1966年 | 艾倫·佩利 | Alan J. Perlis | 高級程序設計技巧,編譯器構造 |
1967年 | 莫里斯·威爾克斯 | Maurice V. Wilkes | 存儲程序式計算機EDSAC,程序庫 |
1968年 | 理查德·衛斯里·漢明 | Richard Hamming | 數值方法,自動編碼系統,錯誤檢測和糾錯碼 |
1969年 | 馬文·明斯基 | Marvin Minsky | 人工智能 |
1970年 | 詹姆斯·維爾金森 | James H. Wilkinson | 數值分析,線性代數,倒退錯誤分析 |
1971年 | 約翰·麥卡錫 | John McCarthy | 人工智能 |
1972年 | 艾茲格·迪科斯徹 | Edsger Dijkstra | 程序設計語言的科學與藝術 |
1973年 | 查理士·巴赫曼 | Charles W. Bachman | 數據庫技術 |
1974年 | 高德納 | Donald E. Knuth | 算法分析、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程序設計 |
1975年 | 艾倫·紐厄爾 | Allen Newell | 人工智能,人類認知心理學和列表處理(list processing) |
赫伯特·西蒙 | Herbert A. Simon | ||
1976年 | 邁克爾·拉賓 | Michael O. Rabin | 非確定性自動機 |
達納·斯科特 | Dana S. Scott | ||
1977年 | 約翰·巴克斯 | John Backus | 高級編程系統,程序設計語言規范的形式化定義 |
1978年 | 羅伯特·弗洛伊德 | Robert W. Floyd | 設計高效可靠軟件的方法學 |
1979年 | 肯尼斯·艾佛森 | Kenneth E. Iverson | 程序設計語言和數學符號,互動系統的設計,運用 APL進行教學,程序設計語言的理論與實踐 |
1980年 | 東尼·霍爾 | C. Antony R. Hoare | 程序設計語言的定義與設計 |
1981年 | 埃德加·科德 | Edgar F. Codd | 數據庫系統,尤其是關系型數據庫 |
1982年 | 史提芬·古克 | Stephen A. Cook | 計算復雜度 |
1983年 | 肯·湯普遜 | Ken Thompson | UNⅨ操作系統和C語言 |
丹尼斯·里奇 | Dennis M. Ritchie | ||
1984年 | 尼古拉斯·沃斯 | Niklaus Wirth | 程序設計語言設計、程序設計 |
1985年 | 理查德·卡普 | Richard M. Karp | 算法理論,尤其是NP-完全性理論 |
1986年 |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 | John Hopcroft | 算法和數據結構的設計與分析 |
羅伯特·塔揚 | Robert Tarjan | ||
1987年 | 約翰·科克 | John Cocke | 編譯理論,大型系統的體系結構,及精簡指令集(RISC)計算機的開發 |
1988年 | 伊凡·蘇澤蘭 | Ivan Sutherland | 計算機圖形學 |
1989年 | 威廉·卡亨 | William Morton Kahan | 數值分析 |
1990年 | 費爾南多·考巴脫 | Fernando J. Corbató | CTSS和Multics |
1991年 | 羅賓·米爾納 | Robin Milner | LCF,ML語言,CCS |
1992年 | 巴特勒·蘭普森 | Butler W. Lampson | 分布式,個人計算環境 |
1993年 | 尤里斯·哈特馬尼斯 | Juris Hartmanis | 計算復雜度理論 |
理查德·斯特恩斯 | Richard E. Stearns | ||
1994年 | 愛德華·費根鮑姆 | Edward Feigenbaum | 大規模人工智能系統 |
拉吉·瑞迪 | Raj Reddy | ||
1995年 | 曼紐爾·布盧姆 | Manuel Blum | 計算復雜度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程序校驗上的應用 |
1996年 | 阿米爾·伯努利 | Amir Pnueli | 時序邏輯,程序與系統驗證 |
1997年 |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 Douglas Engelbart | 互動計算 |
1998年 |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 James Gray | 數據庫與事務處理 |
1999年 | 弗雷德里克·布魯克斯 | Frederick Phillips Brooks,Jr. | 計算機體系結構,操作系統,軟件工程 |
2000年 | 姚期智 | Andrew Chi-Chih Yao | 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復雜度 |
2001年 | 奧利-約翰·達爾 | Ole-Johan Dahl | 面向對象編程 |
克利斯登·奈加特 | Kristen Nygaard | ||
2002年 | 羅納德·李維斯特 | Ronald L. Rivest | 公鑰密碼學(RSA加密算法) |
阿迪·薩莫爾 | Adi Shamir | ||
倫納德·阿德曼 | Leonard M. Adleman | ||
2003年 | 艾倫·凱 | Alan Kay | 面向對象編程 |
2004年 | 文特·瑟夫 | Vinton G. Cerf | TCP/IP協議 |
羅伯特·卡恩 | Robert E. Kahn | ||
2005年 | 彼得·諾爾 | Peter Naur | Algol 60語言 |
2006年 | 法蘭西斯·艾倫 | Frances E. Allen | 優化編譯器 |
2007年 | 愛德蒙·克拉克 | Edmund M. Clarke | 開發自動化方法檢測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中的設計錯誤 |
艾倫·愛默生 | Allen Emerson | ||
約瑟夫·斯發基斯 | Joseph Sifakis | ||
2008年 | 芭芭拉·利斯科夫 | Barbara Liskov | 編程語言和系統設計的實踐與理論 |
2009年 | 查爾斯·薩克爾 | Charles Thacker | 幫助設計、制造第一款現代PC |
2010年 | 萊斯利·瓦倫特 | Leslie Valiant | 對眾多計算理論所做的變革性的貢獻 |
2011年 | 猶大·伯爾 | Judea Pearl | 人工智能 |
2012年 | 莎菲·戈德瓦塞爾 | Shafi Goldwasser | 在密碼學和復雜理論領域做出創舉性工作 |
希爾維奧·米卡利 | Silvio Micali | ||
2013年 | 萊斯利·蘭伯特 | Leslie Lamport | 在提升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及穩定性領域的杰出貢獻 |
2014年 | 邁克爾·斯通布雷克 | Michael Stonebraker | 對現代數據庫系統底層的概念與實踐所做出的基礎性貢獻 |
2015年 | 惠特菲爾德·迪菲 | Whitfield Diffie | 非對稱加密的創始人 |
馬丁·赫爾曼 | Martin Hellman | ||
2016年 | 蒂姆·伯納斯·李 | Tim Berners-Lee | 萬維網的發明者 |
2017年 | 約翰·軒尼詩 | John Hennessy | 開發了RISC微處理器并且讓這一概念流行起來的工程 |
大衛·帕特森 | David Patterson | ||
2018年 | 約舒亞·本希奧 | Yoshua Bengio | 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方面的貢獻 |
杰弗里·欣頓 | Geoffrey Hinton | ||
揚·萊坎 | Yann LeCun | ||
2019年 | 帕特里克· 漢拉汗 | Patrick M. Hanrahan | 對3D計算機圖形學的貢獻,以及這些技術對電影制作和計算機生成圖像(CGI)等應用的革命性影響 |
艾德文·卡特姆 | Edwin E. Catmull | ||
2020年 | 杰弗里·戴維·烏爾曼 | Jeffrey David Ullman | 創造了全球數百萬編程人員使用的工具和教材,推進編程語言實現的基礎算法和理論,并在極具影響力的書籍中綜述了這些研究成果 |
阿爾佛雷德·艾侯 | Alfred Vaino Aho | ||
2021年 | 杰克·唐加拉 | Jack J. Dongarra | 通過對線性代數運算的高效數值算法、并行計算編程機制和性能評估工具的貢獻,引領了高性能計算的世界。 |
2022年 | 鮑勃·梅特卡夫 | Bob Metcalfe | 為引領大眾進入超級連接時代所做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