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血病
白血病對于人體的摧毀能力也是十分恐怖的,不過好在目前白血病已經有了治療方法。白血病的特點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白血病變異細胞無限制地增生,并進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細胞的制造被明顯抑制。白血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人因免疫系統功能喪失而死于感染性并發癥,但通過配型骨髓干細胞移植可以治愈,不過需要找到合適的配型,而且高額的治療費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
除了骨髓移植外,白血病的治療方式還包括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標靶治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會采用所謂“觀察等待”的策略。預后方面,發達國家比以前有明顯進步,以美國為例,其五年存活率在2011年的統計數據為57%。兒童的五年存活率一般比成人高,依據白血病的類型不同,大約在60到85%之間。急性白血病病患若接受治療痊愈且5年內沒有復發的話,之后終身復發的概率相當低。
四、漸凍人癥(運動神經元癥)
可能說到漸凍人癥或者是運動神經元癥,大家都還是比較陌生。但是說物理學家霍金就是漸凍人,大家就大致能知道這種病的癥狀了。運動神經元癥也稱為漸凍人癥,正如它的名稱一樣,患者就像被雪凍住一樣,一般是在40歲后發病,初期時是手腳開始不靈活,甚至會無故跌倒,慢慢的手和腳都出現障礙,無法再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到了中末期,連進食也開始困難,到最后呼吸困難直至死亡。
即使是霍金這樣的偉人,不缺錢不缺好的醫生,也避免不了最終的命運,只能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對于漸凍人就可怕的是意識完全清醒,眼看著自己慢慢呼吸衰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治療方法。此前在網絡上盛行的冰桶挑戰就是為了讓人們關注漸凍人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早日找到治療方法。
五、類風濕關節炎
風濕、關節炎這些詞我們可能常常會在老人的口中聽到,因為這類病癥大多發生在老人的身上。但是它不僅僅是針對老人,因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還沒有明確,可能跟內分泌、職業、代謝、病毒感染和遺傳有關,是一種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病癥,該病多發在手、腕和足等小關節,且會反復發作,早期會出現關節紅腫和出出行動不便,晚期的關節會出現僵硬畸形,有時伴有骨和骨骼的萎縮,甚至會致殘,還會蔓延至全身病變,患者會有發熱、疲乏無力、周圍神經病變等現象。而且類風濕關節炎還要50%的死亡率,這是讓許多人感到驚訝的地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