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學獎是中國四大文學獎項之一,這個獎項會對長篇小說、中篇小說、電影、電視劇、廣播劇以及戲劇劇本這幾種類型進行評價,并對其中的優秀作品會給予獎勵,每兩到三年都會評價一次,從1999年由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舉辦以來,至今已經舉辦了五屆,共有58部作品獲得獎項。
而這其中,寧肯、曾哲、荊永鳴三人均獲得了兩次老舍文學獎,其中寧肯獲獎作品分別是《蒙面之城》、《天藏》,均獲得了第二屆和第三屆的長篇小說獎;曾哲的兩部獲獎作品分別是《一年級二年級》和《香歌潭》,分別獲得第二屆和第三屆的長篇和中篇小說獎;荊永明則是憑借《大聲呼吸》、《北京房東》兩部作品獲得第四屆和第五節的優秀中篇小說獎。
從第四屆開始還設置了提名獎,這其中有21部長篇、中篇小說、戲劇劇本作品入選。
老舍獎獲獎作品一覽表
老舍獎獲獎作品一覽表 | |||
屆次 | 類型 | 格非 | 作品 |
第一屆(2001年) | 優秀長篇小說 | 凌力 | 《夢斷關河》 |
劉育新 | 《古街》 | ||
優秀中篇小說 | 劉恒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 |
鐵凝 | 《永遠有多遠》 | ||
優秀戲劇劇本獎 | 張永和、王保春 | 曲劇《煙壺》 | |
郭啟宏 | 昆曲《司馬相如》 | ||
廣播劇獎 | 李曉明編劇、安戰軍、李小龍導演 | 《一年又一年》 | |
電視連續劇 | 王興東編劇,雷獻禾、康寧導演 | 《離開雷鋒的日子》 | |
羅金編劇、李健導演 | 《脊梁》 | ||
劉寶毅編劇、李健導演 | 《千古流芳》 | ||
第二屆(2002年) | 優秀長篇小說獎 | 張潔 | 《無字》 |
寧肯 | 《蒙面之城》 | ||
曾哲 | 《一年級二年級》 | ||
衣向東 | 《初三初四看月亮》 | ||
優秀戲劇劇本獎 | 李龍云 | 《正紅旗下》 | |
陳健秋 | 《宰相劉羅鍋》 | ||
第三屆(2005年) | 優秀長篇小說獎 | 閻連科 | 《受活》 |
中篇小說獎 | 曾哲 | 《香歌潭》 | |
程青 | 《十周歲》 | ||
戲劇劇本獎 | 蘭曉龍 | 《愛爾納·突擊》 | |
新人佳作獎 | 尉然 | 《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 | |
毛銀鵬 | 《故人西辭》 | ||
第四屆(2011年) | 優秀長篇小說獎 | 徐坤 | 《八月狂想曲》 |
寧肯 | 《天藏》 | ||
馬麗華 | 《如意高地》 | ||
提名獎 | 《琉璃》、《北方佳人》、《金山》、《北京甜心》 | ||
優秀中篇小說獎 | 葉廣芩 | 《豆汁記》 | |
劉慶邦 | 《啞炮》 | ||
荊永鳴 | 《大聲呼吸》 | ||
鐘晶晶 | 《我的左手》 | ||
提名獎 | 《失蹤女》、《向土地下跪》、《打起黃鶯兒》、《你讓我難過》、《墓約》 | ||
第五屆(2014年) | 優秀長篇小說獎 | 徐則臣 | 《耶路撒冷》 |
林白 | 《北去來辭》 | ||
提名獎 | 《滿樹榆錢兒》、《狀元媒》 | ||
優秀中篇小說獎 | 文珍 | 《安翔路情事》 | |
蔣韻 | 《朗霞的西街》 | ||
荊永鳴 | 《北京房東》 | ||
格非 | 《隱身衣》 | ||
提名獎 | 《東風嫁》、《第三日》、《暗殺劉青山張子善》、《懸疑的荒蕪》、《涂自強的個人悲傷》 | ||
優秀戲劇劇本獎 | 萬方 | 《懺悔》 | |
李靜 | 《魯迅》 | ||
提名獎 | 《駱駝祥子》、《歌唱》、《驢得水》、《彼岸》、《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