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書法是漢字特有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是漢族獨創(chuàng)的富有美感的表現(xiàn)藝術(shù),而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由很多,但那些經(jīng)過千百年來的發(fā)展流轉(zhuǎn),別具鮮明的個性的書法名帖都有哪些呢,本文就為大家盤點天下十大行書作品,一起了解下吧。

盤點天下十大行書

1.蘭亭序

  這幅有著天下第一行書美稱的書法作品,是由書法家王羲之創(chuàng)作于永和九年三月初會稽山陰的長72厘米,寬232厘米的序文手稿,后來唐太宗還將其推送為盡善盡美,據(jù)傳在唐太宗逝世后,還將這幅作品的真跡殉葬。

2.祭侄文稿

  這篇縱28.3厘米,橫75.5厘米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于唐乾元元年創(chuàng)作而成,其上內(nèi)容共23行,234字,是為追祭其侄子顏季明而創(chuàng)作的文稿,并且被譽為天下行數(shù)第二,這個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的墨跡目前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中。

3.黃州寒食帖

  寒食帖是由一幅長18.9厘米,寬34.2厘米的墨跡素箋本,曾被收藏在圓明園中,這幅由蘇軾撰詩并書的共129字的行書代表作,后來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并因在書法史中影響較大而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4.伯遠帖

  伯遠帖這個由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珣創(chuàng)作而成的行書書法作品,因自然流暢的行筆、俊麗秀雅的筆體而被看做是行書早期的典范之作,并被列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這個目前學術(shù)界公認唯一傳世的東晉名家法書真跡,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

5.韭花帖

  韭花帖這幅由唐末五代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楊凝式創(chuàng)作而成的行書墨跡紙本作品,是目前共存3個藏本,其中一件已經(jīng)不知去向,余下的分別藏于無錫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館中,因端穩(wěn)的結(jié)構(gòu)、生動的字體、端莊溫雅的整體而被譽為天下第五行書。

6.蒙詔帖

  蒙詔帖這個由唐代著名書法家和詩人柳公權(quán),于唐朝長慶元年創(chuàng)作的行書書法作品,是縱26.8厘米,橫57.4厘米,共7行27字的書法作品,并且因線條飽滿圓厚、筆墨濃淡有致的特點而被世人譽為天下第六行書,目前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

7.張翰思鱸帖

  這幅由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所創(chuàng)作的紙本行書作平,是由著筆墨厚重、字體嚴謹、筆力剛勁挺拔等特點的天下第七行書,也是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長25.1厘米,寬31.7厘米的書法作品。

8.蜀素帖

  這幅有著中華第一美貼美譽的書法作品,是由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于北宋元祐三年創(chuàng)作而成的行書絹本墨跡書法作品,這個被列入中華十大傳世名帖的作品,其中的內(nèi)容都是當時游記和送行之作,目前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9.松風閣

  松風閣詩帖這個長32.8厘米,寬219.2厘米的墨跡紙本行書作品,是全文共29行153字,由黃庭堅所作的七言詩,目前這幅行書書法作品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而這個黃庭堅的晚年作品卻也是其一生最負盛名的精品。

10.土母帖

  土母帖是在天下十大行書中排名第十的北宋時期的書法作品,是由字得中的北宋初年著名書法家李建中創(chuàng)作而成的作品,雖然整幅作品為行書,但在起筆和收筆處卻是可以看到楷書的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