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動物和植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而這個國家內的瀕危保護動物種類也較多,根據統計,被列入到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動物種類就超120種,而被列入國家瀕危動物紅皮書的動物更是超400種,那中國十大保護動物有哪些,中國十大瀕危動物有哪些,排行榜123就為大家盤點并介紹中國瀕臨滅絕動物前10名排名。
我國十大保護動物
1.大熊貓
大熊貓是我國的珍稀動物,被譽為國寶和活化石。它們的同類古動物早已滅絕,只有大熊貓幸存下來。大熊貓屬于熊科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四川、陜西和甘肅山區。它們可愛的外貌和憨態可掬的形象使其廣受喜愛,但由于棲息地破壞和繁殖困難等原因,它們的數量十分有限。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野生大熊貓共有1864只,全球圈養數量為673只。大熊貓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象征著和平、友誼和幸福。它們也是中國的國家象征之一,常常作為外交禮物贈送給其他國家,同時它們的形象也經常出現在中國文化產品中,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
2.金絲猴
金絲猴是一種珍貴的動物,分為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它們的分布范圍和數量都有所不同,但都面臨生存困境。由于森林砍伐和過度捕獵,金絲猴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為了保護它們,中國已經建立了多個保護區,如西安周至金絲猴保護區和紅拉山滇金絲猴保護區等。金絲猴被列入了中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意味著它們受到了特殊保護。我們需要采取行動,保護金絲猴的棲息環境,以確保它們的生存。
3.華南虎
華南虎,中國獨有的老虎亞種,19世紀初在廈門島內被發現。華南虎體型小,毛色深濃,頭部有“王”字斑紋。華南虎最早被發現于廈門島而得名。研究表明,華南虎起源于200萬年前,可能是世界上所有老虎的祖先。過去在中國廣泛分布,達到數十萬只。然而,由于制作中藥和威脅人畜安全的原因,華南虎數量急劇減少。1977年后野生華南虎被禁止獵殺,但數量已不足以恢復。最后一只野生華南虎在1994年被射殺,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野生個體的存在,華南虎基本上已經滅絕。
4.朱鹮
朱鹮是一種中型涉禽,體型與白鷺相似,但羽毛略泛紅色,被稱為“東方寶石”和“吉祥之鳥”。它喜歡棲息于溫帶濕地,并曾在中國、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和日本廣泛分布。然而,在17年間,世界上都沒有朱鹮的發現報告,被認為已經滅絕。但在1981年,我國科考人員在陜西省發現了7只野生朱鹮,可能是全球唯一的存活個體。為了拯救朱鹮,我國展開了保護與繁育工作。經過42年的努力,朱鹮的數量已經突破萬只大關,成為拯救瀕危物種的成功典范。朱鹮也成為我國的特有物種。
5.揚子鱷
中國特有的揚子鱷在2023年成為了熱門話題。這種古老的活化石經歷了長時間的瀕危狀態,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安徽省的繁育研究中心成功實現了規模化的人工繁育。自2003年開始試驗性的野外放歸,經過20年的努力,揚子鱷的數量得到了恢復并開始頻繁登上各大平臺熱搜。這一現象改變了人們對鱷類的認知,揚子鱷的呆萌、可愛、怯生的特點深深吸引了人們的關注。揚子鱷的存在對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6.藏羚羊
藏羚羊是一種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和新疆阿爾金山一帶的特有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有紅褐色的背部、淺褐色或灰白色的腹部,以及細長而直的角。它們擅長奔跑和跳躍,在海拔4600米左右的草甸和草原上自由活動。他們被譽為“高原精靈”和“可可西里的驕傲”。經過動物保護工作的成功,藏羚羊的數量從不足7萬頭增加到接近30萬頭,保護級別也從“瀕危”下調為“易危物種”。藏羚羊在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和象征意義。此外,藏羚羊也是許多電影和文學作品的主題或靈感來源,如《可可西里》等,這些作品展示了人與自然、生命與死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和抉擇。這些作品獲得了多個國際大獎,并引起了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和保護工作的廣泛關注。還有其他以藏羚羊為主題或背景的優秀作品。
7.白鰭豚
白鰭豚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它們被稱為“白鰭”或“白旗”,智力被認為高于黑猩猩和長臂猿,大腦發達且溝回復雜。這種動物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描述,但現在只能在長江的中下游看到,種群數量不到100頭。
8.麋鹿
麋鹿有著傳奇的身世,被稱為姜子牙的坐騎和指鹿為馬的主角。1865年,一種新物種的麋鹿被法國人發現并稱為“戴維鹿”。然后,一些國家購買了麋鹿并將其展示在動物園中。然而,在國難中,麋鹿遭受人類獵殺以及洪水和戰亂的侵擾,最終在自己的故土消失了。從1985年開始,在專家和學者們的努力下,38只麋鹿回歸故土;1986年,又有39只麋鹿從倫敦等地移居到江蘇大豐。回歸后的麋鹿不斷繁衍生息,目前我國麋鹿的總數已經超過1.2萬只,其中野生數量達到5000余只。
9.褐馬雞
褐馬雞是一種中國特產珍稀鳥類,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它主要棲息在華北落葉松森林中,野生褐馬雞的數量大約只有17900只。褐馬雞古稱為“鹖”,在古代經典中被描述為勇敢的鳥,斗志昂揚,不畏死亡。從戰國時期開始,歷代帝王都用褐馬雞的尾羽制作帽盔上的飾物,稱為“冠”,以激勵將士勇往直前,即使戰斗中犧牲也不屈服。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10.黑頸鶴
丹頂鶴是忠貞清正的象征,而與之相似的黑頸鶴卻鮮為人知。黑頸鶴是唯一在高原生長繁殖的鶴類,也是最晚被發現的。因為數量的銳減,黑頸鶴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人民對黑頸鶴有深厚的情感,視其為吉祥象征。黑頸鶴通體羽毛呈灰白色,頸部和尾羽為黑色。它們優雅地起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盡管是群居候鳥,黑頸鶴卻實行一夫一妻制,雌雄相依相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將終身不再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