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這種生物最早出現在3.5-4.1億年前,種類繁多,共計有四百多種,中國擁有近3.2萬公里的海岸線,300多平方公里的領海,不少鯊魚都棲息在我國境內,排行榜123網查詢了大量資料,整理出了中國十大鯊魚排行榜,大白鯊、姥鯊、豹紋鯊均上榜。

中國十大鯊魚排行榜

1、大白鯊

  分布范圍:中國東海、南海、臺灣東北部

  大白鯊學名叫做食人鯊,廣泛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區,是地球上最大的鯊魚排名前十,這種鯊魚主要活動在0—1280米處,以魚類、頭足類及甲殼類等動物為食,數量稀少,性格兇猛,感受到威脅會主動對人類發起進攻,不少地區都曾發生過噬人鯊傷人案。

2、姥鯊

  分布范圍:中國黃海、東海和臺灣東北部海域

  姥鯊僅次于鯨鯊的世界第二大濾食鯊,這種鯊魚成年后能長到7-15米左右,壽命約50年,體型巨大,性格溫和,日常主要息于外海之大陸棚及島棚水域,岸邊、潮間帶外圍、內灣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對人類的威脅性不大。

3、豹紋鯊

  分布范圍:中國西沙群島海域、廣東、海南和東海南部沿海地區

  豹紋鯊又叫大尾虎鮫,因為身體表面有像豹子一樣的花紋得名,這種鯊魚體型比較小,成年后能長到1.5米左右,壽命約25年,性格溫和,喜歡在晚上活動,主要以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為食,是水族界珍稀名貴的觀賞裳魚,數量稀少,具有保護價值。

4、中華光尾鯊

  分布范圍:中國南海、東海等海域

  中華光尾鯊屬于貓鯊科光尾鯊屬,是一種體型比較小的鯊魚,成年后能長到417-452mm左右,頭寬而平扁,背腹面中央有明顯的縱帶狀黏液管開孔多行,胸鰭與腹鰭間距大于兩背鰭間距,身體為純黑色。

5、鯨鯊

  分布范圍:中國各個海域

  鯨鯊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這種鯊魚成年后能長到20米左右,性格溫和,屬大洋性魚類,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鯨鯊身體大部分都是灰色,腹部則是白色,身上帶有很多黃白色的斑點和條紋,每條鯨鯊的斑點都是獨一無二的。

6、鼬鯊

  分布范圍:黃海、東海、臺灣東北和西南海域

  鼬鯊又叫虎鯊,是全球范圍內比較常見的一種鯊魚,這種鯊魚成年后能長到3-4米左右,最大能長到5米左右,性格暴躁,具有較強攻擊性,食量巨大,甲殼類、軟體動物、海鳥、海龜、海蛇、海豹以及各種動物尸體都是它的食物。

7、長尾鯊

  分布范圍:黃海、東海、南海

  長尾鯊主要分布于溫帶和亞熱帶廣闊海洋之中,是一種對人類不具備威脅的鯊魚,這種鯊魚成年后能長到6米左右,尾巴巨大,約占身體的三分之一,它們主要以烏賊與集群性魚類為食。

8、皺鰓鯊

  分布范圍:全世界

  皺鰓鯊是一種外形非常獨特的鯊魚,這種鯊魚通常棲息在水深120—1280米處,屬于肉食性魚類,以頭足類、鯊類及其他魚類為食,種群數量十分稀少,每胎產崽8—12只,孕期為1—2年,生殖率低。

9、灰六鰓鯊

  分布范圍:東海和臺灣東北海域、南海

  灰六鰓鯊棲息于大陸架或島嶼架斜坡外緣的近、外海底棲大型鯊類,這種鯊魚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熱帶和溫帶海域,主要棲息在180-1100米附近的水域中,晝伏夜出,通常晚上出來覓食,海豚、比目魚、比目魚、鱈魚、海魚、七鰓鰻都是它的食物。

10、條紋斑竹鯊

  分布范圍:中國南海、臺灣海峽和東海

  條紋斑竹鯊是福建沿海常見種類,體型比較小,成年后最大能長到1米左右,日常主要棲息于淺海巖礁或泥沙底質海藻叢生的環境中,性格溫和,游動速度慢,觀賞價值高,日常主要以魚、蟹、小蝦和無脊椎動物等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