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是非常受人們喜歡的一種魚類,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價格十分的昂貴,不過在市場上總有一些黑心商家用油魚來冒充鱈魚,讓對鱈魚不是很了解的人上當受騙,那么油魚和鱈魚我們到底該怎么區分呢?接下來小編就來告訴你油魚和鱈魚的區別。
油魚和鱈魚的區別

油魚和鱈魚確實是十分的相似,這點從外觀上就能看得出來,不過油魚和鱈魚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魚類,作為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它們呢?可以從橫切面、肉和皮的顏色、鱗片、觸感四個方面來比較,就比較容易區分兩者了。
1、看橫切面
銀鱈魚肉的顏色潔白,肉上面沒有特別粗特別明顯的紅線;魚鱗非常密,是一片壓一片的那樣長的。橫切面大的是真鱈魚,橫切面小的則可能是油魚。這是因為鱈魚的體積比油魚大。油魚的中間會有一條淡黃或淡紅的線條,而真鱈魚是沒有的。
2、看肉和皮的顏色
鱈魚的魚段皮發白或灰白,色淡,肉質細膩;油魚的皮為灰黑色,色深,有網格狀,肉質較硬且粗糙。真鱈魚的肉相比油魚更為潔白,油魚仔細看后會發現呈黃色。
3、看鱗片
銀鱈魚鱗片較小,身上有小小的銀色圓點,肉色較淺。鱈魚的鱗片非常鋒利,摸上去像針刺一樣,為了體現真鱈魚的這一“高貴”特點,賣場一般不會剝去其鱗片。而油魚的鱗片則無此特征。
4、用手摸
解凍之后,真鱈魚摸上去就會很柔滑。解凍以后摸魚皮,銀鱈魚是很光滑像有一層黏液膜一樣的手感,而油魚相對粗糙;一般來說銀鱈魚在銷售的時候,都是不刮鱗的。
油魚和鱈魚口感區別

銀鱈魚是深海魚,入口即化,肉質非常細膩,可以像三文魚那樣蘸辣根生吃,有獨特的清香和鮮味??诟惺窍裥吠热馑频谋容^有筋道;油魚用油煎熟后有肉香味,吃起來十分油膩,煮熟后肉質很粗,口感較差。
油魚吃了會怎么樣

油魚內含的蠟酯,雖然并非有毒,但人體難以消化,并累積于直腸,故部份人進食后,會導致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油份可能會不斷從肛門流出。
人食用后,腸胃功能好的人不會有不良反應,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特別是兒童就會出現排油性腹瀉。患者進食后,最快30分鐘就會出現癥狀,大多于兩天內痊愈。在中藥里,油魚是一種瀉藥,在《本草綱目》里有所記載。油魚蠟酯高脂溶點高,到體內不易被溶解吸收,會導致不同程度腹瀉。
鱈魚怎么做好吃

1.先把鱈魚去鱗后沖洗干凈,再切成塊狀,均勻的撒上一些鹽,腌制入味,再把鍋燒熱后倒入油
2.冷油直接放入魷魚煎至兩面微黃色,放入姜片,翻炒出香味,再倒入白酒去除腥味,倒入熱水
3.放入鹽,慢慢的放入豆腐,大火煮開后中火燉煮十分鐘,撒些胡椒粉以及蔥花,再放入香菜即可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