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陽春白雪》

  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陽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問》上寫道:當歌手唱《下里巴人》時,國中和者數萬人。后又改唱《陽春白雪》,因為曲高和寡,只有幾個人跟著唱和。 現在,音樂舞臺上流傳的琵琶曲《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是一首有標題的多段體樂曲。

在線試聽:  ;

六、《漁樵問答》

  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于明代。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出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樂曲采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下降的曲調表示答句。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漁樵悠然自得的神態。

在線試聽:  ;

七、《胡笳十八拍》

  本曲為根據同名古詩譜寫的樂曲,歌詞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詞后語》。有《大胡笳》和《小胡笳》兩種傳譜。“胡笳”原來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吹奏樂器,它音量宏大,用于軍樂以壯聲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題是著名的“文姬歸漢”的故事:漢末戰亂中,蔡文姬在匈奴流落達十二年之久。她雖身嫁左賢王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鄉。當曹操派人接她回內地時,她又舍不得離開兩個孩子,還鄉的喜悅被骨肉離別之痛所淹沒,心情非常矛盾。

在線試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