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模仿在低成本大規模制造的時代,這種后發制人的戰略,通過自己的渠道優勢可以迅速搶占市場份額。這是許多企業發家的捷徑和最快方法,但這樣的產品策略最大的問題在于它不是基于對消費者需求和消費趨勢的洞察,而是跟在競爭者的后面。
當中國零售市場開始逐漸走出蠻荒,走向品牌競爭,那些從小喝娃哈哈AD鈣奶的消費者已經變了。他們對飲料的要求變得豐富起來,他們在乎的不僅是味道和所謂的功能,還有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身份標簽。
如今在便利店和各大超市中貨架上除了營養快線、瓶裝水和八寶粥之外,你幾乎找不到娃哈哈更多的產品。在新品層出不窮的飲料市場,娃哈哈已經多年沒有新的明星產品。2016年娃哈哈的營業收入為529億,自從2013年開始,每年都在下滑,而且幅度越來越大。
而這些很大程度上與“娃哈哈是宗慶后”一個人的公司有關,到現在為止,娃哈哈只有一個董事和總經理,都是由宗慶后一人擔任。公司內外也沒有任何智囊團,即便是今年35歲的準接班人---女兒宗馥莉早在2004年就進入娃哈哈管理層,也未能改變父親一人獨大的做法。
宗慶后今年已經72歲,與宗慶后一同老去的還有整個管理高層。公司銷售人員老化、做銷售活動沒創意,整個公司文化都像是“國企縮影,官僚氣息濃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