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橋都是一種重要的建構物,它能夠連接兩岸,為人們帶來便利,在我國古代也有著許多古橋,其中洛陽橋知名度較高,位列中國著名十大古橋排行榜,那么接下來排行榜123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洛陽橋吧!
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
洛陽橋,也曾被稱為“萬安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連接洛江區和臺商投資區。它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拾得“海內第一橋”的美譽,且被譽為古代“四大名橋”之一。洛陽橋由北向南橫跨洛陽江,北頭起點為蔡襄路,終點在南部的橋南路。橋身總長834米,寬達7米,采用“東北-西南”走向,設有45個石墩,并在側翼配置有望柱和扶欄,彰顯古樸優雅的氣韻。
洛陽橋歷史由來
在北宋慶歷年間,泉州人李寵在洛陽江中建立了建議的浮橋以供通行,但常被風浪沖垮。后來蔡襄負責建設洛陽橋,并于1059年建成這座極具規模的大石橋。1932年,該橋被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面。1938年,洛陽橋遭日本飛機炸毀,后于1962年開始進行維修,并于次年4月完成,重啟開放。最終,洛陽橋在1993年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恢復原貌并重新開放。
洛陽橋修建背景
泉州的洛陽橋,也被稱為萬安橋,距城區東部13公里。在宋代,盡管泉州港繁忙,但位于城西北20里的萬安渡卻非常危險,阻礙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因此,自1041年起,許多有識之士開始籌建橋梁,但都未成功。直到蔡襄第二次出任泉州知州后,他積極推動橋梁建設,并在1059年完成了洛陽橋,歷時6年8個月。該橋的建設技術上有三大創新,包括“筏形基礎”法、“種躦固礎”法和“浮運懸機架橋”法。完成后的洛陽橋大大提高了交通便利性,有力地推動了南北經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