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王漢陽
《早春寄王漢陽》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寫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李白南游零陵、洞庭之后,再返江夏,于武昌望漢陽,思念故人王縣令 (名不詳),故先寫詩酬寄,抒寫渴思之情。時間正是早春。李白在前一年春遇赦,于初夏時到江夏,又交往王漢陽,并寫了詩。先寫“聞道”,再寫“走”“訪”,直至東風蕩入之后,方見煥然春景,緊扣“春還”二字娓娓寫來。后四句是邀請友人前來醉飲賞春:五六句是全詩的承轉機杼之句;七八句不直言說透“邀請”二字,卻以超脫的想象把邀請的殷切之情表達出來。詩的內容很簡單,不過是邀請友人前來探春暢飲而已,但寫得活潑自然,饒有情致而不落俗套。細細吟味,真情實感都似從心底流出,饒有情致。這也說明,只有情真,才有詩人自己的個性。此詩前四句主要是圍繞著“春還”二字細膩生動地描寫了早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