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
甲龍,是甲龍科下的一屬,當中只有一種,稱為大面甲龍。甲龍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fā)現(xiàn),年代屬于白堊紀末期6800至6600萬年前,新墨西哥州白楊山組地層亦發(fā)現(xiàn)了一具可能屬于甲龍的化石。甲龍身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鱗片,背上有兩排刺,頭頂有一對角。甲龍有個像高爾夫球棒一樣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腦袋是寬寬的,甲龍生存于白堊晚期,同時有許多肉食性恐龍。它的骨質(zhì)、釘狀的骨板與錘狀的尾巴(又稱尾錘)能提供很好保護作用,它的骨骼在蒙他那州發(fā)掘到,屬于恐龍族群中最后滅絕的一支,甲龍是一類以植物為食、全身披著“鎧甲”的恐龍。它們一般有五六米長,后肢比前肢長,身體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緩慢爬行,看上去有點像坦克車,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