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2年1月,羅鏡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羅鏡鎮榜上有名(絲苗米)。
2012年5月,羅鏡鎮入選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羅鏡鎮位于羅定市南部,是著名抗日愛國將領蔡廷鍇將軍的故鄉,距市區近40公里。西南部與信宜市交界,東西北三面分別與太平鎮、分界鎮、連州鎮相鄰。羅鏡鎮地處鏡船盆地南緣,南面是云開大山山地,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羅鏡鎮是云浮市、羅定市的重鎮,也是廣東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之一。下轄24個村委和羅鏡居委會。在2003年10月新榕鎮撤并入羅鏡鎮后,全鎮總面積達161.4平方公里,總人口近9萬人。羅鏡鎮是南江文化支流源頭之一,在晉末至南朝為龍鄉縣地,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至明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歸瀧水縣管轄。清代至民國期間,羅鏡鎮先后隸屬羅定州二都、羅定縣第三區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屬羅定縣第一區,區府駐地羅鏡圩,下轄11個鄉(轄區包括現在的太平、分界、新榕,1961年分出太平公社、分界公社,1974年分出新榕公社)。1958年建立羅鏡公社,1983年8月撤銷公社設立區,1986年11月撤區建立羅鏡鎮。一直以來,羅鏡是繁華、熱鬧的小鎮,是羅定市南部片(羅鏡、太平、分界、羅平)和信宜市鄰鎮(蘋塘、思賀、合水等)的商貿集散地,歷史上,南海、順德一帶商人也到羅鏡鎮經商,素有“小佛山”之稱。交通便利 省道圣貴線公路貫穿我鎮,陽江至羅定高速公路將于近年興建,其高速出口距我鎮僅為15分鐘車程。通市區與信宜市的公路已實現水泥硬底化,鎮通村的水泥硬底化建設亦已基本完成,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硬底化公路。自然資源豐富 羅鏡鎮擁有豐富的錳礦及水資源,已建成日供水量達一萬噸的自來水廠及能供應10萬人需要的液化石油氣站;建有一座11萬千瓦的變電站以保證供應充足的生活和工業需求;共有總儲量達4500立方米的水庫9個且羅鏡河貫穿全境,可為農業、工業和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我鎮在大崗坪擁有可利用土地近萬畝,正規劃建設一個首期面積約1000畝的羅鏡大崗坪工業區。旅游資源豐富 有蔡廷鍇將軍故居、東南一景、東山祖廟、凌十八殉難井、鶴咀山南朝墓、云沙溫泉、貞節牌坊、天主教堂、葉氏大屋、區壽年公館、葉少泉公館、陳福初公館、云沙溫泉、石門坑水庫、海拔近1000米的黃鶴塘水庫等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和歷史遺產。其中云沙溫泉屬于氡氣礦泉且儲量豐富,初步探測水溫可達50℃以上。.
蔡廷鍇故居
蔡廷鍇將軍故居在羅鏡鎮龍巖村大華山下,是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蔡廷鍇的出生和成長地。故居建于1912年,三進院落合院式布局,是一座磚木結構的粵西典型農家大屋,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前有0
鶴咀山墓
鶴咀山墓位于羅定市羅鏡鎮鶴咀山,1983年清理,為夫婦合葬墓。平面呈“艸”字形,長9.3米、寬4.5米。墓早年被盜,券頂塌陷。并列兩個甬道各長3.1米、寬1.54米,前后均有券門,前門有九級
附臺翁氏牌坊
附臺翁氏牌坊位于云浮市羅定市羅鏡鎮附臺村。羅定羅鏡翁氏牌坊,一座紀念古時一位節婦而修建,非常難得一見。藏在羅鏡的小村子里,許多人并不知曉。羅定每個鄉鎮都有歷史文物建筑。每一座都是了不起的建筑
翁氏節烈坊
翁氏節烈坊翁氏節烈坊在羅鏡鎮駙臺管理區牌坊村。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為旌表節婦翁氏而立。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磚石砌筑,樓為廡殿頂。正中灰塑金童玉女捧月,兩端塑彩鳳一對,垂脊翹起,下塑兩
羅鏡鎮名人
蔡廷鍇
蔡廷鍇(1892~1968年),字賢初,廣東羅定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到廣東新軍當兵。民國8年(1919年),在肇軍陳銘樞營當排長。民國1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二十八團團長,參加北伐,
總得票
許昌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24國家面積最小的國家排名
2022-08-122022年內蒙古GDP最高的十大盟市排行榜
2022-11-18舞鋼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8中國十大生態城市排行榜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