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海澄鎮,地處九龍江下游匯海之濱,史稱“月港”,明代時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著名港口、閩南一大都會,素有“小蘇杭”之美譽。“市鎮繁華甲一方,港口千帆竟相發”是其生動的歷史寫照。全鎮東西長 9.5 公里,南北寬 6.46 公里,境域面積 61.4 平方公里,全鎮轄設 23 個村(居)、 2 個農場,總人口 7.56 萬人。 先后被福建省評為“明星鄉鎮”、“百強鄉鎮”、“沿海規劃試點鎮”、“文明鄉鎮”,被漳州市評為“十大衛星鄉鎮”。
[地理環境]
海澄鎮地處九龍江下游江海之濱,位于閩南金三角開發區中心,東面與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相距 10 公里,西面接龍海市區石碼鎮( 1993 年已列為龍海市區的重要組成部份),北面與廈門市隔江相望。海陸空交通、運輸十分發達,碼頭群一線鋪開,距廈漳高速公路僅 2 公里、省道漳云線貫穿全境,距廈門國際機場僅 70 公里,是特區、港區、市區的輻射焦點。
[基礎設施 ]
擁有日供水量 3000 噸的自來水廠和日流量達 2 萬噸的北溪引水系統, 11 萬伏的輸變電站、工業小區配備專用電網。區域內金融機構網點齊全,中行、工行、建行、農行、農村信用社等國家銀行均駐點營業;市第二醫院、鎮衛生院等完善的衛生醫療服務網絡;現代通訊發達;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擁有一所技術中專,三所中學(其中龍海二中為省級重點中學), 21 所小學,一所公辦幼兒園。鎮文技校是省級先進單位,鎮文化站列入全省特級文化站、芳草計劃點。
[工業園區]
按照“統一規則,規模開發,滾動發展”的原則,加快現有園區的整合和開發。全鎮工業區基本形成“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總規劃面積 1600 畝,基本實現“三通一平”,并配備專用電網。目前,已開發面積 800 畝,共有 52 家企業入住,總投資額 227100 萬元;主要項目有紡織、飼料、木業、家具、果蔬速凍、金屬、服裝、機械、船舶等行業。 2003 年,園區實現社會經濟產值 5.841 億元,其中,工業產值 5.7495 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 10.4% 和 10.5% 。 為加強對工業發展的園區領導,海澄鎮成立工業發展領導小組,由一名黨委副-任常務組長。層層建立崗位工作責任制和考核評比獎罰責任制,用足用活各種優惠政策,執行“無費區”管理,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海澄鎮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海澄鎮上榜。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海澄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海澄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海澄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
海澄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海澄縣立第一高級小學位于龍海市海澄鎮南院路1號蓮花中學校內。1926年11月,集美師范學校學生黨員鐘盛道回海澄縣立第一高級小學任教,積極開展黨的活動,發展-員。同月,中……詳情>>
海澄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月溪商店
海澄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月溪商店位于龍海市海澄鎮九二一南路25號商店。1926年11月,進步學生陳應龍(又名陳今聲)為了革命的需要,賣掉家中兩畝地作為本錢,在海澄縣城關西門街開設了一家出售進步……詳情>>
海澄鎮特產與美食海澄“雙糕潤”
月港民間每逢歲時節日,婚慶喜事,莫不蒸制糯米糕粿,民間稱之為“甜粿”,參配紅糖者叫“紅甜粿”,參配白糖者叫“白甜粿”,“紅白甜粿”各有特色據乾隆版《海澄縣志、卷十六坊里》載:“縣口市南市在岐街、東市在……
海澄鎮名人蘇靜
蘇靜(1910-1997),曾用名蘇孝順,福建省海澄縣六口碑村(今福建省龍海市海澄鎮內溪村碑頭社)人。早年赴緬甸謀生,1932年回國參加海澄縣紅軍游擊隊,同年轉入中央紅軍第一軍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
總得票
2022年海南GDP最高的十大市縣排行榜
2022-11-182022年河北GDP最高的六大城市排行榜
2022-11-18世界幸福指數最高十大城市排行榜
2022-09-301998年曼谷亞運會獎牌榜排行榜
2023-09-02張家界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