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長涇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長涇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33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長涇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命名長涇鎮為第三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長涇鎮榜上有名。
2010年7月,長涇鎮入選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6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長涇鎮第四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長涇,故稱東舜城,江南古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考證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文字記載史。全鎮面積5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6萬,下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長涇鎮隸屬江蘇省江陰市,位于長江三角洲蘇、錫、常經濟區的幾何中心,北依長江,南臨太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0℃,年平均相對濕度67%。
稽考歷史,長涇為江陰治地,古名“東舜城”。按《風月記》載:舜曾居此,故名。宋代名東城里,明代更名東舜鄉,清康熙史始有“長涇鎮”之名。逐步發展,成為江陰東南一大市鎮。
自然條件
氣候:長涇鎮地處亞熱帶北緯濕潤季風區,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無霜期長、長江無冰凍等特點,全年日照時數(絕對日照)平均為1860-2250小時;降水量800-1300mm,年平均氣壓為1016百帕,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7%。
水文:長江每年7-9月為洪水期,12-2月為枯水期,最高水位4.75米,最低水位2.41米,常年平均水位2.47米;平均氣溫15.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5℃;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常年平均風速每秒14.7米。
地質:長涇屬長江三角洲平原部分,土地平坦,平均海拔吳淞零上4.15米,土壤以黃泥土、黃白土、烏柵土、烏黃土、粉沙壤土為主。大部分地區地耐力10噸/平方米,部分地區超過20噸/平方米,地質結構穩定,地震力度為6度。
長涇古鎮文化旅游區
長涇老街的出現,初始于明代咸化年間(1465—1487),由長涇大族夏氏從習禮村定居于涇里,疏通東涇河、西涇河、并市河,逐成三涇為一水的涇水河,涇水南北兩岸逐漸形成街市。至明代萬歷年間(15
張大烈故居
張大烈,又名張澄江。1911 年出生于長涇鎮望族。初中畢業后,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1929年留法深造。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雕塑藝術。1931年,張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啟
長涇明清街
長涇明清街位于長涇鎮區北部,南北走向,街長420米,北接云顧路,南臨長涇河,東連長涇老街,占地總面積2.2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9000萬元,是一座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等
上官云珠紀念館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女,名均犖,字超群,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第一、二
江陰蠶種場
大福蠶種場位于長涇鎮北街。1928年,由宋楚英、宋楚材兄弟倆創辦。前身是大福蠶種場,1956年公私合營后改稱江陰蠶種場,以磚木結構為主,占地面積4898平方米。前為平房院落,后為二進二層樓房
東舜湖公園
長涇古名東舜城,東舜湖公園由此而得名。東舜湖公園是一座集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科普娛樂、運動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位于長涇鎮東舜路南側,南靠暨南大道,地處南部新鎮區,占地面積650余畝,
長涇鎮名人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女,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原名韋均犖[luò],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
總得票
克拉瑪依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1-01中國高樓數量城市排名
2023-10-16世界十大海鮮城市排行榜
2023-01-17新疆十大強縣排名
2023-03-06中國十大消費最高的城市排行榜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