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陶莊鎮,位于薛城區北部,總面積80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轄30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3個居委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夏商先賢奚仲、仲虺在此留下了永放光輝的足跡。
礦產資源豐富,早在元、明時期就有人在此采煤,1920年中興公司在此開礦,并建有專用鐵路運營線,因此,陶莊贏得了“小窯”的美譽,并成為棗莊市最早的兩個建制鎮之一;已探明的資源還有石灰石、鋁土、陶土、磨石、煤矸石等30多種礦藏,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陶莊鎮地處棗(莊)薛(城)滕(州)經濟帶腹地,面臨交通大動脈京滬鐵路和104國道,南距京福高速公路開口處僅10公里,境內有棗薛鐵路、棗薛公路、店韓公路、山官公路等國道、省道縱橫交織,有與徐州鐵路局合建的50萬噸的鐵路貨場,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功能可輻射到徐州、臨沂、濟寧等地,是本地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自然環境優越,農業生產便利。陶莊鎮位于棗陶盆地西部,北靠千山山脈,面對平原,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豐富,境內盤龍河、十字河長年流水不斷,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有薛城糧倉的美譽;建有長毛兔、肉鴿、生豬、牧草、蔬菜和果品等生產基地,有油桃、金太陽杏、黃金梨等50多種名優稀特蔬菜、林果新品種;庭院經濟繁榮,畜牧小區眾多,畜禽存養量達300萬頭(只)。
城鎮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駐地開發商貿房15萬平方米,街道硬化、美化率100%,形成了“三縱三橫一外環”的城建格局。有大型農貿市場3處,工業園3處,有魯南地區鄉鎮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商貿園區,商品交易活躍,集貿繁榮。城區建有鎮、礦供水廠,日供水20000立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95%;通訊網絡發達,建有全市一流的鄉鎮郵電大樓一座;電力充足,建有35千伏農電變電所1處,熱發電廠1處,礦區變電所19處;醫療衛生條件優越,棗礦集團中心醫院、陶莊中心醫院醫療設備齊全,醫療水平省內一流;鎮內教育發達,設有中專1處,中學3處,小學及幼兒學校16處;文體設施齊全,文化事業繁榮,建有影劇院3個,文化館3個,體育館4個,有線電視臺2個,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以上;生活環境優美,建有占地80畝的“浸月山莊”公園和占地30多畝的龍泉廣場。.
代碼 城鄉分類 名稱
2021年3月,陶莊鎮被確定為棗莊市鄉村振興示范鎮。
2014年7月,陶莊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確定陶莊鎮為山東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示范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陶莊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5年10月,陶莊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范蠡廟舊址
范蠡廟,位于薛城區陶莊鎮陶山之上,原廟已無蹤影,現僅存舊址。《滕縣志•喬寓志》記載:范蠡,字小伯,徐人也……為越大夫。佐勾踐破吳后乘輕舟入海,變姓名適齊,為鴟夷子皮。后百余年見於
明園山莊
明園山莊(原浸月山莊)座落在蟠龍河畔---薛城區陶莊鎮駐地東部,地處店韓路、山官路的交接處,占地4.2公頃,是一處既具有江南園林風格、又含北國韻味的休閑避暑勝。山莊內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奇石
青華閣
青華閣,位于陶莊鎮“棗莊市園藝場”內的山坡上,原名“呂祖閣”,始建於康熙三十年。創建“呂祖閣”碑記,現鑲嵌于閣的底層北墻內。其內容為:“予御風乘云,歷覽各區大地僧寺道觀之間,建樓立閣者不可勝
奚仲山
奚仲山又名千山頭、青山頭,地處陶莊鎮夏莊村西北,海拔233.5米。歷史悠久,勝跡眾多,峰巒向東綿延百里,故稱“千山頭”,素有“仙山”之稱。山西南有古奚邑遺址,山西繡球山有奚仲墓,其側有冉
奚仲造車遺址
奚仲造車遺址,位于棗莊市薛城區陶莊鎮千山頭村東約50米的奚公山上,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20米,山頂原有兩座古墓。1981年文物普查時,在奚公山上發現一殘碑,碑文為“先賢冉求之墓”
梁山
梁山位于陶莊鎮小官莊村北,海拔高度319.4米。山勢陡峭,古跡眾多。山上有洞,古廟遺址,有建設宮殿時用的“滾龍柱”和大量建筑石材,當地有“不朽梁山修泰山”之說。
陶莊鎮特產與美食臨城桃
百多年前就形成集中產地,后戰火頻繁,臨城桃資源已近滅絕。農藝師周瑞芳在陶莊鎮吳村發現8棵臨城桃后代植株,經山東省果樹專家現場考察評議,確認其性能優良,列為古老良種桃,系薛城特產名果。臨城桃早熟豐產,是
總得票
海南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1-01霸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15四川十佳避暑小鎮排行榜
2022-09-23巴音郭勒蒙古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1-01東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