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張秀屯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城西南,距縣城13公里,總面積93平方公里,轄55個行政村,9416戶,3.6萬人。西臨106國道,大廣高速貫穿該鎮,正在建設的邢衡高速在此與大廣高速交叉連接,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著名的千年古松就在該鎮的侯冢村,素有“南京到北京,候冢有棵松”的說法。全鎮地勢較高平坦,土質屬白沙土壤。索瀘河、老鹽河流經鎮域中部,婁官渠流經部分村莊。耕地面積6491公頃,其中水澆地3674公頃。
張秀屯建于明朝永樂年初,相傳一個名叫張秀之人從-縣來此定居,從而得名張秀屯村。這里人杰地靈,民風淳樸。解放后于1953年在張秀屯設置全縣六區之一第四區,轄11個鄉;1956年撤區并鄉為張秀屯鄉,1958年取消鄉制改為管理區;1961年撤銷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1984年取消公社改為鄉,1996年由崔莊、卷子兩鄉并入。因鄉政府駐地位于張秀屯村而得名。在該鎮侯冢村有一棵古柏,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據記載,系明朝永樂年間由天齊廟僧人所植。古柏胸徑1.2米,高18米多,挺拔無彎,無洞無裂,上下一般粗,樹冠均勻分布,當地流傳著“南京到北京,都知侯冢一棵松”的贊言。
該鎮位于棗強縣西南部,與冀州市南午村鎮交界,轄55個行政村,面積93.7平方公里,人口33782人,人口密度363人/平方公里。其中非農業人口4083人,從事非農產業人口11000人。
該鄉地勢較高平坦,土質屬自沙土壤。索瀘河、老鹽河流經鄉域中部,婁官區流經部分村莊。
經濟以農業為主。耕地面積6491公頃,其中水澆地3674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果樹有紅棗、蘋果、梨等。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已形成棉花、辣椒、紅棗、食用菌、奶牛等特色農業。2004年,種植棉花面積3.1萬畝,種植辣椒面積1.2萬畝,栽種棗糧間作面積 畝。東車營村民建成蘑菇食用菌加工廠,與天津山田蔬菜保鮮有限公司簽訂了農產品收購合同,年銷售蘑菇80噸。何江村建成奶牛養殖小區,購進奶牛100多頭。包莊村民建成蘆筍繁育基地500畝,與天津津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常年購銷合同。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托輥、印刷兩大龍型產業帶動力顯著增強。玻璃鋼、皮毛有了較快發展。04年全鄉企業達880家,特別是托輥產業,現已發展成為全縣繼玻璃鋼、皮毛兩大產業之后的第三大主導產業。崔莊托輥發展園區已初具規模,投資1.8億元的遠東公司擴建省重點項目已順利通過省市驗收。04年入園企業已達50家,其中超千萬的3個;500萬元以上的7個;100萬元以上的10個;知名品牌6個。2004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08億元,農業總產值1.16萬元,財政收入17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57元。
鄉有鄉辦初中2所,完小3所,小學22所。鄉衛生院3所,村村有私人診室,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
2014年,張秀屯正式撤鄉建鎮。
總得票
山東夏天最涼快的城市排行榜
2022-09-21錫林郭勒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21全國十大檸檬產地排行榜
2024-06-07世界最發達的十個國家排行榜
2022-09-25世界上自然風光最美的國家排行榜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