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相州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位于諸城市境北部。轄50個行政村。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4.9萬。鎮政府駐相州。
相州鎮建置于明初,村臨濰水,因濰水改道無常,村人備受遷徙漂泊之苦,宛如水中泊船,故名“象舟”,后演變為相州。清初,諸城縣下設八鄉里社,即鄉下有社,相州屬城陽鄉;爾后廢鄉社設練坊,置相州練,領67村;1929年改行七區制,相州屬第二區,境內轄10鄉;1945年9月9日諸城縣人民政府成立,設相州區;1958年設相州鄉,同年改為相州人民公社;1984年建立相州鎮,今轄61個自然村。相州歷代人才輩出,文化繁榮,“文明古鎮”的稱謂當之無愧。歷史上的相州不僅有乾隆皇帝親賜一品全恤御葬林,有志、公、德、貞、孝的九座牌坊,還出過眾多的歷史文化名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王統照、山東省最早的0員之一王翔千、著名作家王愿堅等都是相州人。曾有人作詩贊相州:“相州街美名揚,公德貞孝九座坊,石人石馬石獅子,皇帝親賜南御葬,唐槐宋柏永記載,千年松果托太陽,沿街店鋪好大集,方圓百里一學堂。”悠久而燦爛的文明歷史,豐富而厚重的文化底蘊,讓今天的相州人倍感驕傲和自豪。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