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潼關縣秦東鎮原名港口鎮,2002年元月并鄉建鎮后,由原港口、秦東鎮合并而成,并正式更名為秦東鎮。該鎮北隔黃河與山西省風陵渡相望,東出秦地與河南靈寶為鄰,西接華陰市,現南靠潼關縣城,素有雞鳴一聲聽三省之美譽。全鎮區域面積64.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18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7981人。
秦東鎮地理位置優越,境內電力供應充足,通訊設施發達,交通便捷。310國道、西潼高速公路、同蒲鐵路、207省道穿境而過、交錯通行。鎮政府所在地為潼關舊城舊址,歷史遺存豐厚,人文景觀獨特,發展特色旅游經濟的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勤勞、智慧、勇于拼搏的秦東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帶領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圍繞黨的富民政策,努力開拓新視野,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推動了農村經濟快速,健康地向前發展。截止2002年底,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6573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0360萬元;財政收入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2.08元。
農業生產堅持“科技興農”的戰略思想,著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近幾年,全鎮累計投入農業建設獎金146.9萬元。建成南塬農業綜合開區1個,新打、修復機井22眼,整修渠道19公里。現已初步形成了以荒移村為主的黃姜經濟藥材種植基地;南劉古城醬菜廠為龍頭的潼洛川萵筍種植基地;以家畜散養,規模經營為主的西塬牛羊養殖基地;以秦東肉牛養殖廠為龍頭,以公司+農戶模式運營的肉牛養殖基地。以退耕還林為主要形式的生態環境建設初見成效。目前,全鎮退耕還林面積已達7471畝,占總面積的48%。完成黃河灘涂防護林帶12公里,以及軍民共建小流域治理了平方公里。使往日的荒溝荒坡披上了綠裝,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
鎮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恒發冶煉廠是1997年引資1200萬元興建的大型冶金企業,生產以粗鉛選煉為主。建成投產以來,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100余人,年利潤400多萬元。古城醬菜廠是農民企業家屈堪美創辦的私營企業。采用潼關醬菜傳統工藝,生產的古潼牌系列槳菜馳名中外。2001年,該企業新建真空軟包裝生產線,實現了醬菜的小袋真空包裝,儲運時間更長,品質更佳,曾先后榮獲楊凌農業博覽會后稷金像獎等多項榮譽。.
2021年11月,秦東鎮被命名為首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街道)。
2021年11月,秦東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19年12月,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秦東鎮為2019年陜西省旅游特色名鎮及鄉村旅游示范村 。
2019年8月,陜西省第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單出爐,秦東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秦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潼關古城
潼關,從始建至唐代,兩經遷徙,三地設防,城池多變,設施不一。東漢初期,廢棄位于河南靈寶縣的函谷關,漢獻帝先后遷關于河南新安及弘農衡山嶺,又于建安年間,遷關于潼關上南門外,即今港口鎮楊家莊、城……詳情>>
楊震廉政博物館
楊震廉博物館,位于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占地83畝,距潼關古城6公里,潼關縣城16公里,總投資約3500萬元。分為祠前區、祠院區、墓園區和綠化區。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開園迎客。主展區四知……詳情>>
楊震家族墓地
楊震家族墓時代:東漢地址:渭南市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保護范圍:楊震廉政博物館圍墻以內。建設控制地帶:A區外延20米。2014年,楊震家族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詳情>>
總得票
江西十大富裕村排名
2023-10-25廈門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13惠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4-04本溪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中國十大花椒產地排行榜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