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西天尾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西天尾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2月,西天尾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西天尾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4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西天尾鎮第三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西天尾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北部。面積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萬多人。轄1個居委會、16個行政村。324國道,莆永公路過境。
【代碼】350304100:~001東星居委會 ~201龍山村 ~202吳江村 ~203北大村 ~204洞湖村 ~205后卓村 ~206溪白村 ~207澄渚村 ~208碗洋村 ~209后黃村 ~210三山村 ~211渭陽村 ~212后埔村 ~213林峰村 ~214象峰村 ~215下垞村 ~216林山村
【沿革】1958年屬涵江公社,1965年析建西天尾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龍山、吳江、北大、洞湖、后卓、溪白、澄渚、碗洋、后黃、三山、渭陽、后埔、林峰、象峰、下垞、林山16個村委會和東星居委會。
-
基本概況
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位于莆田市城鄉結合部,福廈324 國道及莆永省道穿境而過。全鎮方圓58平方公里,轄16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為47941人,其中外來人口6000多人。全鎮擁有耕地1.2萬畝,果地l.1萬畝,林地4.l萬畝。境內有日供水土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醫院2個,敬老院1個,集貿市場2個,垃圾處理點1個。2002年,電話裝機數量為9800部,鄉鎮公路里程為65公里,自來水普及率86.3%,生活用燃氣普及率90%,有線電視入戶率48%,人均住房面積28平方米。 作為實施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城市組團,西天尾鎮城鎮建設規劃已擴大到15.6平方公里。鎮域主干道南少林路、莆永公路、鎮府新街和集鎮大街水泥路面已全部建成,并繼續推進荔涵大道、交戰公路、排污管道等重點項目建設,西天尾鎮按照總體規劃, 做好湖北路、紫霄路、荔城中路、環城西路等園區其它道路的前期籌建工作,構成頗為壯觀的“雙環島” 十字街集鎮布局,確保荔園工業區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進行,為建設園林式的新型工業城鎮打下堅實基礎。
位于莆田市荔城區東北郊,面積58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外來務工人口近3萬,轄16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和省級荔城經濟開發區。位于莆田城廂和涵江兩區的中心地段,西天尾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年可三熟,糧果皆宜,是莆田重點果區之一。“西天尾扁食”是莆田風味的名牌。坦蕩如砥的肥田沃土具備農業規模經營基礎:鎮內4000公頃荔枝、龍眼、枇杷、橄欖等名果和樹木、毛竹等,為工業、食品加工提供了優質原料;占地13公頃的淡水養殖基地和千畝以上的水域,為發展水產和綜合利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藏量豐富的高嶺土、石料等礦產資源為創辦陶瓷、石材等企業創造了有利條件。幾年來,西天尾鎮先后被評為“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省文化先進鎮”等稱號。2006年,西天尾鎮榮獲“全國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光榮稱號。
-
經濟發展
占地102畝,目前全市鄉鎮規模最大的商住小區——南少林商城現已完成第一、第二期工程,計劃在2003年全部完工。世紀之初,鎮黨委、政府又投入300多萬元進行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初步實現了公路林蔭化、企業花園化和城區林園化的目標。同時,鎮每年投入52萬元用于衛生事業,大大整治了農村環境衛生,成為全省“衛生鄉鎮”。全鎮已形成了水、電、路、通訊、排污設施完善的“一寺、二環、三帶、四區”的規模,既優化了區域結構,又發揮了小區的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西人尾鎮黨委堅持以人為本,樹好黨委、政府形象,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政通人和的社會氛圍。鎮36個部門合并為14個部門,精減人員,對上崗人員實行滾動管理。2000年8月份,鎮被省委定為“福建省黨建工作聯系點”,2003年7月份榮獲“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1年鎮黨委在實踐“-”活動中,成立了包村富民、農工商、農技推廣、經濟項目、計生和機關內勤等六支服務隊伍,實現了由政府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榮獲“全國-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的嘉獎。
-
建設歷史
建國前,街道狹窄,店房簡陋。建國后,街道建設不斷發展,至1990年,共建村道15條。總長47公里;新街拓寬為16米,修建下水道2000米,排污道500米,民房建筑面積79240.11平方米,鎮政府和供銷社、糧站等16個鎮直單位,建筑面積41984平方米。沿街建成2~3層磚混結構的商業店房28幢,建筑面積2880平方米。
1989年,建起自來水廠,日供水4500噸,除工業用水外,有7個中心村受益;西厝橋建成店房68幢,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民政部門興建的福利鞋廠等,建筑面積7123.12平方米。
洞湖口加工區,建成1萬伏安供電線路19公里;協豐鞋業有限公司建廠房、宿舍占地3萬平方米;臺莆紙箱廠和上揚紙箱廠,建筑面積8248平方米。
文化教育設施有中、小學教學樓、電影院、文化站等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衛生院原有門診樓等面積1000平方米,1989年印尼華僑捐資興建4層磚混結構的“水鏡樓”,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
莆田南少林寺遺址
南少林寺遺址位于福建省莆田縣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距市區約17公里。九蓮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間(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風,成為我國
下垞村農民協會成立舊址
下垞村農民協會成立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下垞村王西自然村。1926年11月,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北伐進入莆仙時,在指揮部任何應欽秘書的共產黨員胡秉鐸接見了陳國柱,提出要發動群眾反對-,必須深
溪安地下革命活動點舊址
溪安地下革命活動點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溪安自然村。溪安是閩中支隊莆田縣大隊大隊長張坤的故鄉。1927年,溪安的陳賢、陳成、張霖等幾位同志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黨
陳國楨烈士故居
陳國楨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陳國楨(1902—1949),系陳國柱攣生胞兄。早年就讀于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五四”運動期間,參加莆田-日貨活動。1919年,棄學南渡
閩中游擊隊駐地舊址
閩中游擊隊駐地舊址苦竹寺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頭垅自然村。1936年12月26日,陳國柱在其家鄉下垞村發動農民,并在苦竹寺成立農民協會,開展抗稅、抗捐斗爭。1946年至1948年春,
下垞聯絡站舊址
下垞聯絡站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竹林自然村。下垞村的陳國柱是莆田黨組織創建者,在家鄉發展一些進步群眾參加革命,下垞村竹林自然村的黃金宣和母親張發治早年就追隨陳國柱參加革命活動,從
西天尾鎮名人
俞良甫
俞良甫,元仁德里臺諫坊(今西天尾鎮)人。元朝末,干戈擾攘,社會-不安。至正二十七年(1367),良甫避戰亂東渡至日本,寓居東京福建莆田古代名人錄的嵯峨,以刻書為業。俞良甫在日本雕板印書即“臺諫板”書里
陳國楨
陳國楨(1902—1949),系陳國柱攣生胞兄。早年就讀于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五四”運動期間,參加莆田 日貨活動。1919年,棄學南渡,執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國,1928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經陳
陳國柱
陳國柱(1898-1969),字繼周,參加革命后更名為廖華,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下垞村人,是中國共產黨福建早期組織的創始人之一,莆田黨組織的創始人。他最早在莆田發展共產黨員,并創建了閩中地區第一個黨組織
張霖
張霖(1910-1945),化名張作舟,福建省莆田縣西天尾鎮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了創建閩中紅軍和閩中蘇區的斗爭。抗日戰爭爆發后,閩中紅軍游擊隊主力編
總得票
全球25個最具經濟實力的城市排行榜
2022-10-08濱州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24南方最發達的省份前十
2022-09-02西藏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2022-10-13汝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