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香城鎮地處鄒城市東南部,距市區20公里,全鎮人口8.4萬,面積177平方公里,下轄100個行政村。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2264萬元,財政收入22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0元。
優勢支柱產業多樣。林果、畜牧、石材、農副產品加工等是該鎮優勢產業。建有大棗、石榴、杏和桑蠶四大園區,規模成片經濟林達5.5萬畝,年產圓紅、長紅鮮棗200萬斤、蒙陽紅石榴500萬斤、金太陽杏和凱特杏200萬斤、鮮繭50萬斤。境內石材資源儲量豐富,以花崗巖為主,有優質的鄒城青、芙蓉綠等多個品種。全鎮花生種植5萬畝,花生加工企業達30多家,年購銷花生米10余萬噸;香瓜種植6000畝,年產1.8萬噸;畜牧業以青山養、牛等食草畜禽為主。此外本地勞動力資源也相當豐富。
生態旅游資源獨特。鎮內擁有全國水土保持千佳小流域-劉莊流域、國營林場-五寶庵山林場、鄒城市第二大水庫-莫亭水庫、全國綠化千佳村-大河灘村、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等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還有新建成的萬畝杏園、萬畝石榴園、萬畝棗園,形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環線。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120多公里,同時在大河灘村初步建成了生態、民俗觀光度假村。
社會人文環境良好。鎮內交通、通訊發達,京福高速公路、婁木公路南北貫穿。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電話,通有線電視。有幼兒園、中小學校36處,醫院2處。教育、文化、醫療條件優越,社會治安穩定,民風淳樸,環境宜人。
2017年6月,香城鎮被確定為第四批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香城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石鼓墩景區
石鼓墩村位于香城鎮東北部8公里處,區域面積1.13平方千米,屬山區村。該村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因村址位于琵琶山前,故初稱琵琶村。后因村西有一天然石塊像鼓狀,并且敲擊時能發出聲響,遂更名為石鼓
狼舞山
狼舞山,又名狼屋山,位于鄒城市香城鎮東部,海拔459米,山上有大小山頭15個,方圓11000畝,自然植被較高,有林面積3500畝,林果面積1000畝,宜林面積3000畝。風景區現為“山東省水
龍山玉皇殿
龍山坐落在香城鎮南部,鄒城與滕州兩市交界處,山自高峰向東西蜿蜒起伏數十里,象一條昂頭而臥的巨龍,故名為龍山。龍山屬嶧山山系,海拔415米,有大小山頭10余個,占地面積11平方公里。龍山“玉皇
洪山谷生態園
洪山谷生態園位于香城鎮西北部,面積3000余畝,與鄒城孟子湖和五寶庵風景區相鄰,是一處三面環山、風景秀麗的天然氧吧。生態園內有桃、杏、梨、蘋果、栗子、核桃等果樹7萬余棵,各種用材林28萬余棵
徐辟祠
徐辟祠位于香城鎮東徐桃園村,始建于宋代,明永樂年間重修,清代重建。1978年2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堂南北長32米,東西寬21米,祠外有兩塊石碑,東為“徐辟故里”,西為“徐辟祠墓”。
呂布點將臺
普陽山位于香城鎮駐地西南部,海拔251.2米,與嶧山東西相對。在普陽山東面山麓,有一塊較為凸出且平整的高地,相傳為東漢呂布點將臺遺址,系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記載,溫侯呂布與曹操爭奪兗州,兵
香城鎮特產與美食香城長紅棗
鄒城“香城長紅棗”和“石墻薄皮核桃”相繼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審查和專家評審,被確認為地理標志產品,予以依法保護,成為該市獲此稱號的兩個特色林產品。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標示農
香城山楂鄒城市香城種植山楂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百年山楂樹到處可見,是濟寧市面上著名的山楂之鄉。目前,香城鎮已營造3萬畝山楂林,全鎮種植山楂樹近百萬棵,人均山楂樹20棵。現在結果樹20萬棵,年產山楂150萬
香城酥梨香城酥梨是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香城鎮的特產。香城酥梨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香城酥梨以其表面光潔,個大豐滿,多汁酥脆,營養豐富和無公害等幾大特點,并有多個品種對外銷售,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2013年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