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10月,雙水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653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雙水鎮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雙水鎮人口數量為6.08萬人,位列新會區各街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雙水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雙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雙水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雙水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新會區西南部,總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93000人,轄37個村委會和 3個社區居委會,是新會區人口最多,鎮域最大的鎮之一,也是著名 “僑鄉”,旅居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近十萬人。
雙水鎮雙水鎮的經濟在不斷發展,人文旅游也有著發展的潛質,科技教育也在緊跟時代的需要。
雙水鎮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銀洲湖西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北與會城鎮接壤,東與今古洲開發區隔銀洲湖相望,西接羅坑鎮,南臨崖門鎮。總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93000人,下轄44個村民委員會,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是新會區人口最多、鎮城最大的農村鎮,也是著名“僑鄉”,旅居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近十萬人。雙水鎮崔嘉亨村是澳門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崔世安的故鄉。
經濟發展
雙水鎮地處珠江三角洲經濟圈的銀洲湖湖畔,毗鄰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港;銀洲湖是新會區境內重要水域,主航道常年保持13米水深,萬噸巨輪可乘潮駛入,5000噸級貨輪可全潮駛入。銀洲湖區域資源豐富,有天然良港優勢。
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8。35億元,增長31%,工業總產值44.45億元,增長34%,稅收入9895萬元,增長3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58萬元,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增長143%,出口總值2800萬元美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8億元,增長87%,各項主要的經濟指標增幅均創近年來的新高,經濟綜合實力繼續位居全區的前列。
雙水鎮地處珠江三角洲經濟圈的銀洲湖區域,屬于國務院批準65平方公里開放水域范圍,毗鄰國家一類貨連口岸新會港,水路通香港、澳門分別只有 98海里 和 47海里 ,萬噸巨輪可乘 潮,5000噸級可全潮經銀洲湖“黃金水道”進入雙水鎮。
規劃
規劃建設的銀洲湖大橋經新會南門一級公路貫穿雙水與廣東本部沿海高速公路相銜接,接通即將建設的港澳珠大橋。屆時,雙水鎮與江門市區形成二十分鐘生活圈,與廣州、香港形成一小時三分種生活圈。
近年累計投資1.5億元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市政建 設,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傲鶛M七縱”的道路網絡貫穿全鎮, 11萬伏變電站2座和裝機容量達40萬千瓦火力發電廠一座,22萬伏變電站即將興建,5000噸級碼頭1座,30000噸/日的自來水廠一座,5000噸 /日的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全鎮普及自來水,電話普及率每百人28門。
-
沿革區劃
來歷
有人以為雙水是該地有兩條水的意思,但事實并非如此。地名有單水(在開平市)、雙水(在新會)、三水(即三水市,西江、北江、綏江3條水道匯聚)。新會雙水鎮地處銀洲湖畔,新會“雙水”地名在清代寫作“瀧水”。“瀧”是多義多音字,一是音“龍”(lóng);另一是音“雙”(shuāng),《新華字典》注:“地名,在廣東省新會縣?!笨梢?,新會“瀧水”讀“雙水”。1964年國家推行簡化字,“瀧”字簡化為“瀧”字,“瀧水”也就相應寫成“瀧水”。
明代、清代行政區域設鄉、都(坊)、圖、甲,“瀧水”是新會縣十幾個“都”之一??滴跄觊g(1662—1722),全縣分13都,“瀧水”是其中一“都”,轄12圖、105村,包含今天的雙水鎮除伍村、嶺頭和原小岡以外的鄉村,及崖門鎮的行政區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新會鄉土志》載,全縣分15都,其時“瀧水”的行政區域大體沒變。“瀧”字筆畫復雜、地名讀音特殊,外地人往往錯讀成“龍水”。隨著民國設區置鄉,后來寫成“雙水”,翻閱民國2年(1913)《新會醒報》,已隨處可見“雙水”、“雙水墟”、“雙水口”、“雙水口墟”等文字。實行簡化字后,“雙水”又寫成今天的“雙水”。
“瀧水”是取水名為地名。瀧(音“雙”,shuāng)水是雙水鎮內古水道之一,《新會鄉土志》載,“瀧水都”有瀧水、亞鵲水、九曲水、沙富水、凌涌水等水道?!盀{水,發源于瀧水都,筍峰迤南諸山之東,在縣城西南四十余里,東流至南岸,與九曲水相交。又東流至北岸,分為兩支,其東南流者經水口汛,入銀洲湖;其東北流者,經中齋堂,與九曲水之別支會,又東經水口墟,入于銀洲湖。” 雙水墟位于這條瀧水流向銀洲湖的出口,因此又叫水口墟、雙水口墟。雖經百年河流改道,但根據以上記載,對照現在的河道,“瀧水”這條水道仍清晰可尋。
作為地名,民國時期甚至1949年以后還有延續寫“瀧(瀧)水”的情況,比如民國22年(1933)出版的《景堂圖書館指南》中的新會縣地圖、1961年出版的新會地圖,仍然可見這種寫法。
從上述情況來看,“瀧(瀧)水”作為水名,不能寫成雙(雙)水;但作為地名時,可直接寫成“雙(雙)水”,畢竟“瀧(瀧)水”與“雙(雙)水”不易聯想到一起。
明、清時,雙水分屬瀧(音:雙)水都和潮居都。1949年前屬第七區,1952年把七區、十一區、屬七區。1955年分屬羅坑區和雙水區。1958年初,分雙水、基背、天亭、沙崗4個大鄉,1958年10月改為人民公社。1961年,小岡從羅坑公社分出成立小岡公社。1984年雙水和小岡恢復為區,轄橋美、東北、基背、魚沖、嘉寮、樓墩、沙路、邦龍、龍頭、富美、沙朗、塘河、大堂、塔嶺、豪山、水庫、上凌、東凌、田心、南岸、島橋、朗頭、二聯、羅灣、龍脊、嶺頭、濟堂、泮河、雙水、木江等30個鄉和雙水、天亭2個鄉級鎮,130個自然村。1986年兩區又改為鎮,2002年小岡鎮被并入雙水鎮,至今成為雙水下轄的一個居民社區。
張將軍家廟
張將軍家廟,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豪山村。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光緒帝表彰張其光立軍功賞銀而建??谷諔馉帟r期縣政府曾搬此辦公,后用作校舍,現已空置。坐西南向東北,三路三進,由中路
畝水庫濠沖渡槽
畝水庫濠沖渡槽位于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沙路村稻田上,1975年興建,1977年6月建成使用,將附近萬畝水庫的水源引送到沙路村用于農田灌溉。渡槽南北走向架于稻田上,始點位于沙路崔嘉亨村,終點位于
仲羽張公祠
仲羽張公祠位于張將軍家廟北邊約200米處,是張姓祖祠,三路三進,于明末清初興建。祠前豎有石華表兩枝,高8.8米,分別刻有“御賜振勇巴圖魯張其光”、“御賜利勇巴圖魯張昆”。滿語“巴圖魯”就是“
僑鄉關帝廟
“僑鄉關帝廟”是廣東保留較完整的歷史最長的“關帝廟”,是一座綜合嶺南天地靈氣的千年古廟。始建于明初,乾隆期間曾經多次重修,有功德牌流傳至今,刻有各省各界人士捐款芳名?!拔湄斏瘛标P公是天下做生
總得票
湘潭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0中國十大福地城市排行榜
2022-09-22四川十大面積最大的城市排行榜
2022-10-12醴陵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2吉林十大面積最大的城市排行榜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