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白蕉鎮位于斗門區東部和東北部,面積184平方公里,下轄32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1個高新科技工業園和1個工業開發區,總人口12.2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88萬人,流動人口3.34萬人。
白蕉鎮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得天獨厚,是斗門區通往廣州、珠海市區的“門戶”,鎮內有斗門港以及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出口,并且地域廣闊,土地資源、水資源充裕,江河岸線長。近年來,全鎮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預計2006年全鎮工業總產值為75億元,比增22%,實際利用外資3500萬美元,比增11%;實際利用內聯資金6200萬元,比增33%;外貿出口2.22億美元,比增15%。農業產值為13.5億元,比增為10%。白蕉鎮堅持“一二三產并重”,大力打造“三大強鎮”。
(一)以園區經濟為依托,大力發展工業。目前全鎮投產企業265家,合同投資總額7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3家,占全區45%。目前已形成了以中慧科技、美商聯益為龍頭的電子產業,以香港上市公司羅氏集團為龍頭的服裝制造業、以中鐵路橋、兆豐為龍頭的建筑材料產業。
未來五年我鎮工業發展將重點建設兩條工業帶:一是螺洲—新港—白蕉工業開發區—新沙工業區的工業走廊,規劃總面積為9634畝;二是白蕉科技工業園路東3000多畝區域,進一步擴大白蕉科技工業園發展空間,努力實現2011年全鎮工業產值達164億元。
(二)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壯大農村經濟。我鎮是農業大鎮,全鎮耕地面積10.27萬畝。依托“省科技創新鎮”、“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省級農業蔬菜基地”為平臺,推進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現代化,農業總產值年增長超過10%,2005年達12.2億元,超過全市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其中水產養殖是支柱產業,海鱸養殖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畜牧業發展迅速,無公害生產基地穩步推進。今后繼續做大做強優質水產養殖業,加強信息化建設、科技推廣和農產品銷售流通,努力到2011年實現全鎮農業產值達21億元。
(三) 大力發展城區經濟,打造三產強鎮。一是打造專業市場強鎮,積極推進珠海西部物流中心、新萬家裝飾材料市場、萬家居輕工產品交易市場等7大專業市場建設,大力發展倉儲物流業,逐步形成輻射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區的商貿流通網絡。二是大力發展房地產業。.
2021年10月,白蕉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44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白蕉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白蕉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白蕉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白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白蕉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燈籠沙水鄉
珠海燈籠沙水鄉燈籠沙位于珠海市西部地區。這里世世代代以出海打魚為生,被稱之為水上人家或漁民,又稱之為“疍家人”,水上“疍家”人靠水邊而居,一河兩岸的水鄉特色形成其獨有的建筑文化,燈籠沙原生態……詳情>>
大王宮工丈摩崖石刻
大王宮工丈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桅夾村。石刻鑿刻在一塊花崗巖上,立面寬2.15米、高2.7米,鑿刻部份呈T字形,正面陽刻文字“大王宮”、“工丈”以及帶刻度的豎長條棱共1.94米,刻度……詳情>>
白蕉鎮特產與美食白蕉海鱸
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地標產品。“白蕉海鱸”魚品種為花鱸(Lateolabrax japonicus),隸屬于鱸形目,鮨科,花鱸屬。古代詩人范仲淹曾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的……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