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七七影院,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国模大尺度啪啪,美女被吸奶

當前位置:首頁 > 詞條/百科 > 大余縣
大余縣

大余縣

梅嶺古道梅嶺古道

大余古稱南安,位于贛、粵、湘三省交匯處,是江西的“南大門”。國土面積1368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05個行政村、13個社區,總人口31萬。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 1245528萬元,財政總收入135280萬元。

——人杰地靈的文化名縣。隋開皇十年(590年)置縣,北宋設南安軍,元代改南安府,被譽為“儒雅之邦”、“禮儀之鄉”、“梅花詩國”。名人薈萃高地。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梅關驛道以來,大余成為中原通廣州往東南亞等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陸路通道。蘇東坡、王安石、周敦頤、文天祥、戚繼光、朱熹、王陽明、湯顯祖、毛澤東、朱德等歷代文人賢達,均活動于此。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贊譽大余“大江東去幾千里,庾嶺南來第一州”。新中國成立后,走出了江西籍七位上將之一、軍隊政治建設領域將軍吳昌德。中國理學發源地。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在這里興辦縣學,創立《太極圖說》,啟蒙培育了程頤程顥兩位理學大師,開啟了人類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正心誠意的真諦,宋理宗趙昀親賜“道源書院”。王陽明傳承周程理學,創立心學,并仙逝于此。《牡丹亭》故事發源地。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以南安府衙后花園為背景,以大余民間故事原型為題材,構思并創作了千古絕唱《牡丹亭》。“叔侄兩宰相”誕生地。清乾隆狀元戴衢亨,與其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兄戴心亨“一門四進士,叔侄兩宰相”,被譽為“西江四戴”,名重一時。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主陣地和新四軍重要組建地。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項英、陳毅等在此領導和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大余由此成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領導和指揮中心之一。陳毅元帥在此創作了氣壯山河的《梅嶺三章》。抗戰爆發后,又成為南方八省新四軍的重要組建地及其北上抗日出發地之一。

——馳名中外的“世界鎢都”。1907年,在西華山發現世界上第一塊鎢礦石,成為世界最早發現黑鎢礦、最早組織勘探、最早規模開采的鎢礦山,大余由此成為世界鎢業的發祥地。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成立了西華山、漂塘、下壟、蕩坪等四大中央直屬鎢礦。目前,有大礦山21個、開采區26個,已探明鎢、錫、鉬、金、銀、銅、鉍等礦種90種,鎢的累計探明儲量38萬多噸。擁有江西省唯一、周邊省市唯一的省級鎢及有色金屬深加工基地。建成了大余縣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首位產業園,進駐了海創鎢業、天盛金屬、悅安超細、明發礦業、云鋰材料、年龍輝硬質合金等60余家鎢及有色金屬企業,形成了集采掘、冶煉、加工、應用、貿易、科研、展示、銷售于一園的完整產業體系。海創鎢業公司研發的“銨鹽體系白鎢綠色冶煉關鍵技術和裝備集成創新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余榮獲“全省專利工作進步十強縣”、“全省2013-2015年度加快工業發展加速工業崛起先進單位”稱號。同時,新材料、高新電子信息、食品藥品等新產業發展迅猛,科比特無人機、千陶新材料、潤澤藥業等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項目紛紛進駐大余。

——風景秀麗的旅游勝地。縣內旅游資源豐富,山水風光迷人,是生態文化旅游城市。生態養生福地。森林覆蓋率達76.6%,空氣質量常年保持I級標準,常年保持一類、二類水質,章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是國家主體功能區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江西省首批低碳經濟試點縣,榮獲江西生態文明十佳示范縣、“江西省衛生城市”、“江西省花園城市”、“江西省園林城市”、2016年度全省環境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有蔬菜、茶樹菇、豪豬等綠色有機無公害特色農業產業基地110多個。南安板鴨是中國馳名商標。被評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運動休閑美地。丫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西省首批鄉村休閑文化旅游示范點,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值達19萬/立方厘米,PM2.5個位數值的天數每年在300天以上,是全國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國家登山基地。被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鄉村旅游發展勢頭迅猛,遍地開花,丫山鄉村生態園被評為江西省首家5A級鄉村旅游點,國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長盛贊是中國鄉村版“迪士尼”。大余被評為江西旅游發展十佳縣、“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名縣”、“中國花木之鄉”、“中國瑞香之鄉”、“中國農旅電商示范縣”。賞梅觀光佳地。“庾嶺寒梅”是我國歷史上四大探梅勝地之一,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的奇觀,現有新造千畝梅花大觀園。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五大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省委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決策部署和“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的工作方針,堅持市委“解放思想、內外兼修、北上南下”的實踐路徑和“打好攻堅戰、同步奔小康”的目標要求,縱深推進縣委“1356”工作總思路(“1”就是圍繞轉型發展這一條主線;“3”就是實現小康提速、經濟提質、能力提升“三提目標”;“5”就是建設生態名縣、旅游名縣、文化名縣、教育名縣、體育名縣“五個名縣”;“6”就是打好主攻工業、精準扶貧、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六大攻堅戰”),加快打造“三區、三基地”發展平臺(即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主體功能示范區,以及省級鎢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和特色食品加工基地、文化生態旅游休閑基地),抓改革、優環境、惠民生、興法治、強黨建,著力建設智慧、活力、幸福新大余。全縣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逆勢上揚、高速增長的態勢,大余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朝氣蓬勃的熱土、幸福美麗的家園,正處在歷史最好發展時期。榮獲贛州市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江西省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稱號。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余縣人口數量為26.5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5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914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6位。

2021年4月,大余縣被評為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

2021年3月,大余縣上榜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推評名單。

2020年11月,2020中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大余縣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大余縣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6月,大余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一方面軍))。

2020年3月,大余縣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名單。

2019年10月,大余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年3月,大余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湘贛片區)。

2017年2月,大余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總得票

大余縣指數信息
  • 所在地:中國->江西->贛州
  • 區劃代碼:2147483647
  • 區劃代碼前6位:360723
  • 人品密度:197 平方千米
  • 人口數量:26.50 萬人
  • 郵政編碼:341500
  • 面積:1344.00 平方千米
  • 行政區類別:
  • 電話區號:0797
  • 車牌代碼:贛B
大余縣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點擊展開更多大余縣參與的榜單
相關百科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返回頂部 意見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鄢陵县| 长宁区| 资溪县| 武鸣县| 吴旗县| 安徽省| 济源市| 开封市| 祥云县| 筠连县| 临武县| 天门市| 漳浦县| 西青区| 葵青区| 崇信县| 措美县| 化州市| 永康市| 高阳县| 榆中县| 阳春市| 临汾市| 横山县| 商丘市| 麻栗坡县| 宣化县| 昭觉县| 胶州市| 嘉定区| 健康| 彝良县| 拉孜县| 青岛市| 吴堡县| 东宁县| 灵寿县| 石渠县| 汶川县|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