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一、自然環境
區位:章廣鎮位于滁州市南譙區西部邊陲,與肥東、全椒、定遠三縣毗鄰,與南譙區施集鎮、大柳鎮,定遠縣岱山、藕塘、界牌,肥東縣古城,全椒縣西王、石沛等鄉鎮相鄰,是四縣交匯點著名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史有“雞鳴聞四縣”之美譽。著名的江淮分水嶺從境內東西貫穿蜿蜒而過。嶺上人家勤勞善良,民風淳樸。農家房舍時常出現“后椽之水歸淮上,前檐之雨去長江”之畫面,素以“山中鬧市”聞名遐邇。這里的春天山巒起伏、碧波萬頃;夏天蒼翠疊嶂、清風徐徐;秋天谷浪滔天、金色滿地;冬天天樂融融、萬民樂業。
交通:滁梁柏油路東西穿境而過,往南至全椒西王柏油路貫通,鎮政府駐地章廣集距合肥、定城、椒城、滁州市區均在50公里左右,距312國道僅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資源:章廣鎮擁有儲量豐富的全國第二高品位麥飯石資源,并有極高開發價值的絹云母和陶土資源。同時有廣闊的山場和森林資源,林地面積80720畝,其中有林地79487畝,疏林地1233畝,林木品種繁多。境內有小Ι型、?、蛐退畮?9座,萬方以上的塘壩158口,可養水面14971畝。
二、社會環境
村居分布:章廣鎮鎮域面積209.5平方公里,轄10個村1個街道社區206個村組8322戶3.1萬人。全鎮耕地44216畝,其中水田31797畝,旱地12419畝。居民中有漢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等十幾個民族。少數民族1483人,其中回民1380人,回民居住多集中在孟洼村。孟洼民族村也是全區和市本級唯一的民族村。
人文景觀:章廣鎮皇甫山紅色旅游基地已具備開發條件?;矢ι絽^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曾是中共蘇皖省委、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路西聯防司令部、四支隊司令部和蘇皖中原局等革命機關所在地。劉少奇、徐海東、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此生活和戰斗過,演繹了一曲曲奮力抗擊日本侵略者、保家衛國和消滅蔣家王朝的動人戰歌。境內有劉少奇舊居、中原局會議舊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海東大壩、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是正宗的紅色旅游教育基地。
文物遺址:章廣鎮境內商周古遺址小東山(墩),位于章廣村大薛村民組南;有紅琊寺位于皇甫山區紅琊山上,現紅琊山林場境內;黃山寺位于章廣村大薛組東,太平集村大郭山村民組南,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御史金章撰記,毀于抗日戰爭。常山街道古墓群,1986年出土大量漢代青銅器、陶器、銅劍以及大批文物,還有五尖山和黑狼廟戰斗的主戰場。
三、經濟建設
農業:章廣鎮是滁州的糧油棉主產區,年均糧油棉總產4萬余噸,其中糧食產量3.5萬噸左右,油料8千余噸。這里盛產優質花生,孟洼村、常山村、陸崗村花生為滁州名特產,并收購加工成花生仁,遠銷國內大中城市,其中孟洼村的麥飯石花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遠銷東南亞,獲市博會金獎。全鎮每年僅花生收入就在1800萬元以上。
林業:2002年章廣鎮被列入安徽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每年跡地更新及退耕還林造林均在335-400公頃,并驗收合格,使章廣鎮變得更加山清水秀。經果林面積達5000畝之多,以黃桃、板栗、山東大棗、東棗聞名于四縣,其中,最有名的太平集村和章廣村的千畝花果山桃園?,F在全鎮森林覆蓋率由建區的22%提高到34%。
養殖業:具有傳統的家禽家畜養殖經驗,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年飼養生豬6萬余頭,其中飼養600頭以上的養豬戶有15戶;飼養各種家禽200多萬只,章廣村養雞專業戶及志誠牧業養鴨初具規模;養牛5000多條,羊2萬只。尤其境內的天一種豬場,生產和飼養的二元優質雜交豬遠銷浙江、江蘇、上海等大中城市,溫氏集團與我鎮養殖“聯姻”逐步擴大,目前簽約的有50戶;當地飼養的草雞及草雞蛋以品好質優而倍受城市居民的青睞。
特色養殖逐漸成為我鎮經濟建設一大支柱產業,養鹿場、獺兔場、七彩山雞養殖廠、養牛廠、水面養鴨養鵝、青蝦養殖場等,利用山場養雞發展林下經濟更是星羅棋布。獺兔養殖迅速發展,至2015年末,規模養殖戶有15家,年飼養量20萬余只。
養殖水面1.5萬畝,年產水產品3000多噸。天然的魚種有:鰱魚、青魚等,特種水產鱖魚、蟹、青蝦的養殖及野生水產資源享有盛譽,野生的草蝦以鮮嫩味美著稱,遠銷至江蘇、浙江、上海等地。
另外,基礎設施、集鎮建設、水利設施、文化教育衛生和社會事務、民生工程都取得長足發展。
常山古墓群
常山古墓群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常山村,時代為漢—宋,類別為古墓葬,面積為5000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1993]53號。保護范圍:以常山街道為中心,東、、
中共蘇皖省委舊址
中共蘇皖省委舊址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太平村,時代為抗日戰爭,類別為近現,面積為106平方米。為滁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04]11號。保護范圍:舊址東、西、南、北各20
章廣河西遺址
河西遺址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街道,時代為新石器—西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平方米。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12]44號。保護范圍:遺址周圍各100米。建設控制地帶:
總得票
天津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10歐洲人口最少的十個國家排行榜
2022-09-28內江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28中國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排行榜
2022-09-02本溪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