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豐惠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0月,豐惠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65位。
2020年4月,浙江省省政府批準,豐惠鎮為第六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4年7月,豐惠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豐惠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5年10月,豐惠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豐惠鎮是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浙江省上虞市的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和文化名鎮,位于上虞市東南部,鎮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轄79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常住人口5.4萬人。 豐惠鎮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早在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便是上虞縣治駐地,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宋代的孔廟、元代的九獅橋、明代的錢氏大宅等文物古跡保存完好;化學始祖魏伯陽, 梁祝主角祝英臺,革命志士王一飛、葉天底,著名人士胡愈之、范壽康,“當代茶圣”吳覺農等均出自豐惠。 豐惠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西鄰杭州,東毗寧波,北望上海,南連溫州;周邊的杭甬、上三高速,104、329國道,杭州、寧波機場,寧波、上虞海港,以及杭甬運河、建設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為豐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陸海空交通優勢,正在接受“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越來越強的輻射和帶動。 改革開放以來,豐惠鎮的經濟和社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全鎮兩個文明建設成績顯著。全鎮已基本形成以化纖紡織、銅管銅材和手套襪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生產體系;基本建成以青梅、青蝦、白鵝和花卉苗木為龍頭的現代農業種養體系;是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省教育強鎮、省衛生鎮、省旅游城鎮、省綠色小城鎮;紹興市社會經濟綜合實力30強鎮、外向型經濟10強鄉鎮,被命名為浙江省"青蝦之鄉”、紹興市“青梅之鄉”。200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9.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217元,外貿出口6.06億元,引進合同外資1377萬美元,實到外資501萬美元,招商引資取得歷史最高水平。 千年古鎮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人們展示著光輝燦爛的發展前景!.
鳳鳴山
鳳鳴山風景區(又稱仙姑洞),全山方圓約5平方公里,南依多峰聳立、狀如樓群的百樓山,為四明山北麓之余脈,東鄰余姚市四明湖風景區,西接“梁祝”故事中的祝英臺故里祝家莊。離山麓1公里的還珠村是東漢
新四軍北撤會議舊址
北撤會議,是新四軍浙東區黨委在抗戰勝利后于1945年9月23日在這里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擴大會議。會議傳達了中央指示,并就區委、行署及游擊縱隊如何北撤作為具體部署。召開北撤會議是在當時情況下
豐惠錢氏大宅院
豐惠錢氏大宅院位于紹興市上虞區豐惠鎮,年代為清。錢氏大宅院位于通明南村,是一處相連成片的古建筑群。錢氏大宅院由朝西屋和朝南屋等組成,占地20畝以上,為清明建筑,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201
胡愈之故居
胡愈之故居始建于清乾隆時期的敕五堂,坐落在古城豐惠鎮城隍河沿,是一座庭院周正的江南臺門大院,整體建筑寬敞宏亮,氣勢不凡。2014年11月2日起,有著近300年歷史的上虞豐惠古鎮胡愈之故居敕五
通明堰遺址群
通明堰遺址群位于上虞市豐惠鎮,年代為明、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九獅橋
浙江紹興上虞之九獅橋位置:紹興上虞市豐惠鎮西南500米年代:嘉定七年——元至正——明萬歷1997年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五十七年刊《紹興府志·建置志二·闗梁·上虞縣》記載:九獅橋(於越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