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地處東經124度47分,北緯48度11分。距訥河市區45公里。全鎮共轄11個行政村,103個自然屯,12個鎮直單位,9,141戶,38,000口人,幅員面積2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2萬畝。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經濟發展迅速,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9,453萬元,本級財政收入達837萬元 , 人均收入2,585元。 同義鎮黨委政府在“-”重要思想和黨的-和十五屆三中、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緊緊圍繞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堅持以農穩鎮、以貿興鎮,以工強鎮、建設工貿重鎮的發展路子,確定了“硬化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改造小城鎮的人文環境,塑造小城鎮的標準形象,強化小誠鎮的基本功能,推動全鎮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初步實現了由農業大鎮向經濟強鎮的跨越。 幾年來,同義鎮立足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使農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以盛產大豆、馬鈴薯、甜菜、玉米和蔬菜而遠近聞名。在發展鄉鎮企業上,形成了以建材紅磚為骨干,以小麥、玉米和馬玲薯加工為龍頭的立鎮型企業,全鎮共有磚廠5家,年產紅磚可達8,000萬塊以上。谷物烘干廠年可處理玉米1,200噸。慶寶面粉廠年加工小麥12,000噸。碧雪淀粉廠,年加工鮮薯50,000,生產精制馬鈴薯淀粉13,000噸。在發展畜牧業上,主要發展規模養殖和特色養殖,已基本實現畜牧業的“半壁江山”。在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上,采取了典型引路,政策引導,筑巢引鳳的措施,在慶寶村建成了東北最大的馬玲薯交易大市場,鎮直所在地建立齊齊哈爾地區最大的牲畜交易大市場,為農產品的銷售和畜牧業的發展農民增收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1、科教文衛:全鎮交通便利,廣播、電視、通訊便利發達,全鎮勻安裝上了程控電話,可直通國內外,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環境優雅,新辟建綠地2,000平方米,主街兩旁有垂柳、塔松、唐槭等十余種樹種,達到千余株,安有路燈48盞。全鎮有小學15所,中學 3所,學生2,370名,在職教師281 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畢業率達99.7%,每年教育投資80多萬元,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每年向市省重點高中輸送30 余名優秀學生。全鎮有村級診所16個,鎮衛生院擁有固定資產150萬元,主任醫師4名。隨著經濟的發展衛生醫療條件不斷加強,使全鎮人民的健康有了可靠的保障。.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