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阜寨鎮位于興平市城區東南5公里,北接西寶高速公路興平進出口,南臨渭河與戶縣相望,東西分別與咸陽秦都區、興平東城辦接壤。轄27個行政村(北八一村、南馬村、南佐村、高王村、何孔村、馬阜村、南八一村、塔耳村、新興村、永恒村、張耳村、段家村、新豐村、小寨村、苗家村、韓家村、賈趙村、田南村、田阜村、田北村、馬坊村、侯村、灣里村、陳南村、陳皮村、馬南村、馬北村),總人口5.2萬人,耕地面積5.1萬畝。主產小麥、玉米、花生、油菜等,畜牧業以牛、豬、雞為主,農業產業以“南蓮、中畜、北棚、東漁、西桑”為布局。為西咸經濟圈最佳承接地之一,土地資源豐富,水電基礎設施完備,加快發展城郊型現代農業條件優越。2014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386元。
阜寨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豐厚。轄區南佐村是西周(周懿王)和秦大將章邯的建都之地,距今2000余年,村東周懿王御井至今保修完整,極具開發價值。阜寨村大金家西門后百米處留有青石一塊,相傳為章邯上馬石,至今靴跡、刀痕清晰可見。各行政村考察其名,均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故事。
近年來,阜寨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以構建“富裕阜寨、平安阜寨、和諧阜寨、魅力阜寨”為已任,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高奏“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主旋律,“抓重點、破難點、樹亮點”,咬定發展不放松,傾力打造“南蓮、中畜、北棚、東漁、西桑”五大產業板塊,農村各項重點工作亮點頻出,全鎮呈現出政通仁和、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6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5.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21%;財政收入水利建設基金0.36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20%;招商引資完成投資額72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4%;規模企業總產值完成880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64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386元;全鎮耕地保有量60324.5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8428畝;建成泳樂生態園咸陽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完成了南佐、高王、韓家、小寨、陳南5個村綠化示范村建設和張耳村統籌城鄉發展生態文明示范村建設任務。
【道路建設】投資460萬元,完成永恒、張耳、韓家等5個村村內街道4.8公里水泥化鋪設及西候路5公里路面改造。積極配合市交通局加大道路治超力度,加強通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城鎮化建設】投資60萬元,在鎮街道安裝38盞太陽能路燈和40套健身器材,補栽街道兩邊景觀綠化樹木,統一牌匾,懸掛過街-,打造文體一條街;投資30萬元,建成田阜街道郵政所;實現了阜寨街道、田阜街道衛生專人管理,確保街道干凈整潔;爭取一事一議項目獎補資金51萬元,實施了段家村內街道亮化、小寨村新修廣場,配套安裝健身器材等。完成農村居民進城落戶2031人。分別完成了陳皮、田北、新豐三個村的村莊規劃修編任務,阜寨鎮城鄉發展一體化總體規劃(2012—2030)和張耳統籌城鄉發展“五好村”、城鄉發展一體化示范村及新型農村示范社區規劃工作。
【民生工程】完成新農合農民籌資445萬元,參合率為98%;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新增參保繳費人數593人;發放低保款147萬元,優撫款29萬元,醫療救助240人61萬元,救災款20萬元。投資900多萬元的阜寨集中供水項目完成基礎工程,解決了近兩萬人的安全供水問題,使馬阜、塔耳、永恒、新興等8個村及鎮址街道群眾用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
【農業產業化】在南部張耳、段家等村以荷花節為基礎新增改良鞏固清水蓮菜種植面積1500畝以上。2014年荷花節低碳騎游環保行動在張耳村清水蓮菜基地成功舉辦;南八一、南馬、陳南、塔耳、何孔等村鞏固發展設施蔬菜700畝,露地菜1200畝;規劃建設占地2000畝,以“休閑、觀光、體驗、農業生產”為載體,以無土栽培草莓、戶太八號葡萄及反季節蔬菜為主導產業的候村漢唐現代農業示范園。 段家以養殖豬牛羊為主,建成肉牛繁育基地1個,集中養殖區1個(分雞、豬、羊養殖3個小區),全年畜牧產業化名列全市前茅。南佐村蚯蚓養殖,段家、南馬、灣里等村B308肉雞養殖,塔耳、何孔等村鵪鶉養殖特色突出,效益顯著;南馬果桑、南佐烏雞、張耳清水蓮菜等特色產業擴大規模,加大投入,產品由散裝向精巧盒裝發展,“土烏”牌富硒烏雞蛋已經銷往咸陽、西安等地的大型超市和專賣店,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額,增加了收入。
【勞務輸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603人,完成技能培訓11期,勞務創收1.42億元。完成農村居民進城落戶2031人。
【大項目建設】完成新興紡織工業園污水處理廠鋪設管道租用土地148畝;西咸北環線征地329畝;興戶渭河大橋引線3公里。
【生態環境保護】完成高速路兩側墳墓整治任務;植樹造林290畝,建成千里綠化長廊5公里;對茍段路、岳灣路、油張路等30多公里道路補栽樹木,進行了綠化。全面完成夏秋兩季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以全市開展的“城鄉容貌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不斷深化三創工作。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