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大關鎮是桐城市的北大門,是全國著名的“制蓋之鄉”、“蛋鴨第一鎮”。自三國時有古峽雄關之稱,宋、元、明、清時為桐城九鎮之一。始稱“北峽鎮”,清乾隆年間改稱“大關鎮”。1992年3月撤區并鄉時,分屬大關、卅鋪兩鎮。2006年9月區劃調整,成建制合并成大關鎮。地理位置處于東徑116度,北緯31度,北接舒城,東鄰廬江,206國道縱穿南北,桐(城)、廬(江)省道橫貫東西,卅(鋪)、孔(城)公路連通東南,直通樅陽縣,合九鐵路跨越東部。全境三面環山,中部為丘崗,大關河、界河、興店河、木橋河、大沙河源流其間。大關鎮處在安徽省中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日照時數1988.6小時,太陽輻射總量113.8千伏/平方米,年平均溫度15.9攝氏度,大于0攝氏度積溫5842.5攝氏度,大于10攝氏積溫5202.6攝氏度,無霜期234.5天,適宜工、農、林、牧、副、漁等多種經濟的生產與發展。全鎮總面積169平方公里,人口7.1萬余人,轄15個村,644個村民組,其中鎮區面積5平方公里,集鎮居民2萬人。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在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以“工業立鎮、產業強鎮、科技興鎮、文明建鎮”為戰略出發點,立足鎮情,揚長避短,著力發展地方特色經濟,已形成制蓋、彩印包裝、鑄造、工程建筑、蛋鴨、茶葉、綠色食品、優質糧油加工八大特色產業為支柱的“工農互補共進”型經濟格局。200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9億元,財政收入600萬元,各項貸款余額9000萬元,社會投資總額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00元,15個村全面邁進小康,社會各項事業均得到長足的發展。
發展中的大關鎮區位優越,位于合肥、安慶兩個省轄市的正中,全程高速,車程均為一小時,屬“江淮一小時經濟圈”。作為桐北的衛星城,鎮區建設日新月異。350KV的電力、日供水萬噸的自來水、100MBPS的寬帶網、省內五星級的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配套完善。以卅鋪大道為龍骨,經華大道、卅興路、206國道為側翼的“豐”字型街道網絡,將鎮區打造成集工作、休閑、購物、康居、美食于一體的多功能、高品位的鄉村都市。.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大關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總得票
美國加州十大城市排名
2022-09-22淮南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10中國城市離婚率排名
2022-10-10菲律賓十大最安全城市排名
2023-03-292023上半年人均消費支出排名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