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12月,嶧山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全省“平安農機”示范單位。
2017年12月,嶧山鎮入選2017年山東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5年7月,嶧山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嶧山鎮位于鄒城市城南10公里處,面積為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轄7個管區,50個行政村,總人口5.2萬人。該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邾國故城、野店遺址等名勝古跡,并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資源、旅游優勢:鎮內104國道、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動脈縱貫南北;花崗巖、石灰巖、紅土等礦產資源豐富;還有被譽為“岱南奇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嶧山。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為建成田成方、路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效經濟作物區,該鎮成規模的發展紀王紅根蒜苗、存里毛芋頭、大故、東顏山藥、沈莊早熟梅豆等特色蔬菜;先后啟動嶧東雙萬畝棗林帶、唐王山流域綜合治理、104國道兩側綠色通道、鳧山山系萬畝核桃園、世行項目開發五大規劃建設工程,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畜牧業以規模養殖和分散養殖相結合,重點發展了店南肉鴨、高皇、留駕莊波爾山羊、苗莊蛋雞、鞏三瘦肉型豬、上山黃牛、北龍肉食兔等養殖專業村。畜牧業總產值達5245萬元。
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達683戶,注冊資金2800多萬元。該鎮花崗巖、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建有花崗石生產加工企業(點)3個,石灰石開采加工企業(點)8處,年生產加工花崗巖、石灰石石子30萬方,實現銷售收入2400多萬元。同時憑借嶧山風景區的旅游優勢,帶動了周圍村居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黨委政府結合實際,采取參加經貿洽談會、親情招商、網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廣泛吸引鎮內外企業和個人來嶧山投資興業。近年來,共落實引進項目40多個,引資額達11000多萬元。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全鎮小城鎮建設總建筑面積達27500平方米,融資1830多萬元,建橋梁7座,鋪涵管28處,完成了全鎮16.5公里的村村通柏油路建設,并不斷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強綠化、美化、凈化管理,現已初步成為特色鮮明、交通便利、功能齊全的鄒南旅游型衛星城鎮,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載體。.
邾國故城
東周時期邾國故城遺址位于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的嶧山之陽,地勢開闊,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30米,南北寬約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故
野店遺址
野店遺址遺址位于嶧山鎮野店村南,系山東省史前考古文化遺址,屬山東省典型的大汶口、龍山文化,兼有周至漢代遺存。遺址地勢北高南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古文
嶧山建筑群
嶧山建筑群位于鄒城市嶧山鎮,年代為宋至中華民國。2015年6月23日,嶧山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參溝大屋窖
西參溝大屋窖位于鄒城市嶧山鎮西參溝村,年代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鄒城斗雞臺遺址
鄒城斗雞臺遺址位于嶧山鎮下山村南2公里處,南部緊靠嶧山,為周代遺址。因傳說此處是當年邾國王親國戚斗雞取樂之地,故稱“斗雞臺”。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并登記。遺址原面積較大,后因山水將遺址
總得票
福州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7-31福建省最涼爽的十大縣城排行榜
2022-09-23亞洲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排行榜
2022-09-28非洲最發達的十個國家排行榜
2022-08-17南康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