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徐霞客鎮(XūxiákèZhèn)位于江蘇省江陰市南部,面積11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700公頃,戶籍人口10.725萬,鎮人民0駐地在璜塘金鳳中路67號,在市0駐地向南24千米處。東接祝塘鎮、周莊鎮,南鄰無錫市惠山區堰橋鎮,西至青陽鎮、月城鎮,北靠澄江鎮、云亭鎮。轄北渚村、馬鎮村、湖塘村、紅星村、上東村、璜東村、陽莊村、金鳳村、璜塘村、方園村、新須毛村、皋岸村、峭岐村、黎明村、南苑村、東宏村、新街村、宏岐村、釣岐村、霞客村、任九房村21村,馬鎮、橋南、橋北、峭岐4社區。
2003年11月由璜塘鎮、馬鎮鎮、峭岐鎮三鎮合并,組建霞客鎮。2007年,霞客鎮更名為徐霞客鎮。馬鎮鎮面積35平方千米。原為宋、元時郵遞交接處和往返馬匹歇息地,故橋名為馬公橋。鎮以橋名。1949年為馬鎮鄉。1957年北渚、河北、璜東諸鄉并入。后改公社,駐地北渚。1974年遷駐馬公橋。 徐霞客鎮
1983年復為鄉,1991年改置鎮。璜塘鎮面積34平方千米。原名黃溪,后改名黃塘,明稱黃塘市。清康熙后更今名。1949年置璜塘鎮。1951年改置璜塘鄉,后改公社。1983年復為鄉。1988年改置鎮。峭歧鎮面積44平方千米。因元東路急遞鋪經此,以入界道路“荻葦蕭森,路徑崎仄”稱蕭崎。清改名峭歧。1949年為峭歧鎮。1951年析為峭歧等7鄉,1955年原析出諸鄉又省入峭歧鄉,后改公社。1983年復為峭歧鄉,1986年改置鎮。
-經濟發展
徐霞客鎮緊緊圍繞建設幸福江陰的宏偉目標,突出民生民本,優化產業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全力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了營造處處好環境,徐霞客鎮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升,更加注重人居環境的不斷優化,全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態環境。2008年來,徐霞客鎮主要圍繞“增綠、清河、減排、通暢”八個字做好四篇文章。徐霞客鎮已經新增綠化面積9607余畝,其中完成“三路一河”800余畝,生態林5300畝,規模種植1370畝,“四旁”綠化2000畝,到2008年年底,徐霞客 徐霞客鎮
鎮綠化總面積可超過5.5萬畝,綠化覆蓋率將達到33.62%。在水環境方面,徐霞客鎮上半年清理了總長17公里的12條河道,累計已經清淤河道2230條,總面積8362畝,總投資超過1530萬元。在通暢工程方面,由于徐霞客鎮南北相距35公里,為了讓農民享受到更大便利,徐霞客鎮設立鎮內公交線路5條,添置公交車輛13輛,日運送乘客達到1600人(次),農村公交成為農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減排方面,徐霞客鎮推出了治污減排新舉措。一是加快污水處理廠的擴能。在現有2座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各擴建一套日處理能力10000噸的污水處理設施,總投入2500萬元,徐霞客鎮可形成日處理35000噸污水的規模。在上半年削減16只排污口的基礎上,全年可削減排污口31只,市0下達的3年行動計劃中的排污口削減目標任務2008年可全部完成。二是加快污水管網鋪設進度。2008年徐霞客鎮將鋪設污水主管網達16公里,支管網18公里,新建生活污水泵站6座,總投資超800萬元。三是加快污水減排工作進程。具體做到五個堅決:污水處理廠堅決達標排放、堅決關 徐霞客鎮
停有污染且不落實整改措施以及部分小化工企業、堅決鼓勵企業開展中水回用、堅決推行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堅決落實限排措施,對徐霞客鎮26家印染企業實施了“做2停1”的做法,即生產2天停產1天。為了突顯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徐霞客鎮通過發展綠化生態農業,加快生態綠帶建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挖掘文化旅游與生態旅游資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工業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旅游建設,打造生態大鎮、旅游名鎮。工業方面緊緊抓住“退城入園”這一戰略機遇,積極做好產業規劃、項目對接,逐步形成六大新支柱產業,堅決杜絕重污染企業進入;進一步扶持做強九州、馬鑫等現代高效農業企業,繼續推進地稅園生態項目建設,全面推行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組建農業相關產業技術中心和基地,提升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明清風貌街、霞客文化廣場、徐霞客碑林和風景區綠化工程,完善“霞客五園”農業生態旅游景觀帶。
-城鎮建設
隨著-鐵路徐霞客鎮段拆遷工作的結束,徐霞客鎮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中安置房面積已達43萬平方米。這是徐霞客鎮堅持“全域鎮區”理念,切實推進“三集中、三置換”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徐霞客鎮區劃調整4年多來,十分注重農田向規模經營集中、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農民向小城鎮集中,進一步加快工業集中區載體建設,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800萬元,引進項目 徐霞客鎮
93個,總投資近30億元,工業集中區建成區面積達6.9平方公里,進區項目累計321個,投資總額51.79億元,經濟總量占徐霞客鎮總量的62%,位列無錫市16家重點園區第6位。徐霞客鎮金鳳村通過“三集中”戰略,有效整合了資源,解決了部分企業分布分散、資源浪費的問題。同時,不斷加大村莊建設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了道路、水電等配套設施建設,改善了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徐霞客鎮展家村也成為無錫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針對當前多數農民收入主要依賴非農行業、承包農地經營規模小的現實,從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出發,徐霞客鎮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的統籌功能,落實承包土地流轉收益與徐霞客鎮農業綜合效益相協調的機制。,徐霞客鎮投資2000萬元用于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組織作用。共有21家“三資”企業投入4.5億元興辦規模農業,100畝以上各類規模農業項目28個,徐霞客鎮各類專業戶達1175戶,規模種植面積達到了3.53萬畝,形成了12個特色專業村。南苑村抓住“三集中”契機,把土地流轉和農業園區開發有機結合,并引導農民去九州生態園、工業園區打工,有效解決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周邊農民的收入。徐霞客鎮還以徐霞客大道、長山大道建設、園區開發為契機,加快農民向小城鎮集中的步伐。拆遷自然村48個,安置1959戶。徐霞客鎮以農村“三集中”為抓手,扎實推進新市鎮建設,更加注重將農村特有的優美自然環境、農村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區域特色和鄉村特點,使生態優美的新村莊與現代化的農業基地交融一體。隨著“三集中”建設的不斷深入 徐霞客鎮
,徐霞客鎮充分優化土地結構、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共有3個村進行了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共有1186畝宅基地被置換成城鎮住房,城鎮住房面積達到了43萬平方米。通過土地流轉直接增加群眾收入1500萬元,進入歷次被征地農民保障達24127人,土地承包權置換社會保障就被征地農民保障一項每年就達到了2106萬元。
2021年10月,徐霞客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91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徐霞客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020年江蘇“味稻小鎮”推介名單公布,徐霞客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徐霞客鎮榜上有名。
2010年3月,徐霞客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06年5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徐霞客鎮第五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徐霞客鎮名稱由來:紀念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徐霞客鎮南陽岐村,始建于明代,占地116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現有房屋三進兩側廂。花廳布展介紹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對巖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廳名“崇禮堂”;天
陽莊菜園
陽莊菜園緊鄰霞客大道,是江陰市首批“510”工程蔬菜基地、江陰市三星級農業生態休閑旅游點。園內設有開心菜地、蔬菜采摘、農家樂、野外燒烤、休閑垂釣等旅游項目。這里既是蔬菜種植與種子研發相結合的
徐霞客濕地公園
徐霞客濕地公園位于徐霞客鎮馬鎮。公園充分利用原有的濕地資源和原生態的“野趣”氛圍,揉入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韻味,營造出樸實的濕地景觀,包括“世博余韻”、“香影無憂”、“蘆花飛雪”、“荷風四面”
徐霞客博覽園
徐霞客博覽園位于徐霞客鎮馬鎮。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總占地面積100畝,博覽園以徐霞客旅游文化的精髓為脈絡,以徐霞客的成長經歷、旅游足跡、歷史成就與后人評述等為主題,通過碑刻藝術等主要形式來體
湖塘老街
湖塘老街坐落在徐霞客鎮的東南,界河、湖塘河、馬鎮橋、驛站,共同構成了湖塘老街。老街始于宋元,昌盛于明清,民國到達極盛時期,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