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銅山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2009年1月,銅山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銅陵市郊區銅山鎮
基本介紹
銅陵市郊區銅山鎮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境內,是銅陵的一塊“飛地”,距銅陵市區約90公里,成立于1999年1月。現轄南泉、楊村、顯化3個村共34個村民組 銅陵市銅山鎮
、竹園、姥山2個社區和1個銅源居委會,共有民營企業18家,其中規模內工業企業2家。轄區面積34.4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500人。銅陵有色銅山銅礦坐落在轄區境內,池州海螺公司與鎮區相臨。318國道、沿江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黃金水道長江牛頭山碼頭約10公里,交通較為便捷。銅山鎮黨委下轄1個黨總支、20個黨支部,其中民營企業黨支部2個,共有黨員602名。其中男黨員519名、女黨員83名;35歲以下黨員30人、55歲以上黨員307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黨員31人、中專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黨員70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黨員501人;農村黨員122人;離退休黨員437人。
銅山鎮地下礦藏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銅、硫、鐵、金、銀、錳、煤、石灰石、石英石等20多種稀有金屬和元素。尤以銅、鐵、硫、石灰石儲量為多。據1985年地質勘測顯示:銅礦石儲量約合1345.7萬噸,鐵礦石儲量923.4萬噸,單硫礦石儲量1023.7萬噸,煤炭儲量130萬噸。振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生產線上線,使生產能力從日處理礦石30噸到200噸。此舉不僅提升了公司的規模,也是銅山鎮立足資源優勢發展工業經濟的一個直接成果。截至,銅山鎮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營業收入、增加值分別為16032萬元、16510萬元和5216萬元,利潤總額達1318萬元。實現稅收930萬元,均占年計劃的92%以上,同比增長均達32%以上,資源經濟紅紅火火。銅山鎮遠離市區,山多田少,交通相對閉塞。銅山鎮轉變觀念,立足豐富的山場資源和礦產資源,將劣勢變為優勢。大理石十萬畝筍竹林基地工程外,銅山鎮圍繞礦業采選發展經濟,出臺各種激勵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充分調動鎮、村兩級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并將民營企業作為鎮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積極協調礦業經濟中的證照、手續等問題,幫助企業增強安全意識,完善安全制度,鼓勵10余家較大的民營企業技術改造,擴大規模,銅山鎮固定資產投資就達850萬元。銅山鎮積極招商引資,吸引北京、浙江等地的客商前來辦企業,從而壯大鎮域經濟實力。
人文歷史
南泉普愿寺:南泉普愿(公元748-834年),谷姓王,自稱王老師,鄭州新鄭人(仿河南新鄭縣)。母親懷他時,特別厭惡葷血,可見他在尚未出生之時已有佛門龍象的預兆。普愿幼年就對佛學情有獨鐘,一心要脫離世俗的羈絆。10歲年,普愿跪在父母面前,泣血叩首,請求出家為僧。父母見其心誠意絕,無可奈何地應允了他的請求。10歲的普愿投師于密縣大隗山大慧禪師門下,受戒脫俗,皈依佛門。公元777年,普愿轉入嵩山會善寺,開始對佛學理論深入而系統地學地和研究,為后為成為一代宗師夯實了堅實的基礎。公元777-778年之間,普愿與百丈懷海、西堂兄智藏一同入師高祖,被佛界稱之為“馬祖門下三大士”。普愿潛心研究,體味馬祖“平常心是道”的禪學思想,如飲甘泉,大徹大悟,深得馬祖贊許。
普愿從師馬祖達10年之久,由于他的刻苦-,其禪學思想已達到超然的境界。公元795年,普愿掛錫南泉山,伐木造禪宇,開荒種糧食,潛心研佛法,苦熬三十年,足不下南泉,以待時機,蓄勢而發。公元827年,御史大夫兼宣歙觀察史陸亙、前池陽太守、彭城護軍劉公,迎請普愿下山,并行弟子之禮。當年,唐文宗又御賜匾額“南泉承恩寺”。虎時的普愿,佛學造詣已經純熟,弘揚佛法的時機已經來臨,于日廣收門徒,開山授法,將自己一生所學所悟,盡情傾灑。普愿授法7年,弟子近千人。公元834年十月二十日,突見一道白虹貫于禪室后峰,隨即,南泉承恩寺西峰有一巨石突然崩裂,巨大的聲音響徹數十里,翌日,忽有一只考慮圍繞著承恩寺放悲而號,時太和八年甲寅歲十二月二十五日晨。普愿對守護著的弟子們說:“星落燈滅,不要說我有去來也。”言訖而謝,禪學高僧,一代宗師普愿禪師,享齡87歲,帶著滿腹經綸駕鶴仙逝。
總得票
山東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04圖們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3世界十大全年平均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排行榜
2023-07-22樟樹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4浙江十大面積最小的城市排行榜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