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1975年7月成立石巖公社,1985年7月改為石巖區,1986年10月撤區還鎮改稱石巖鎮。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改區,石巖鎮歸深圳市寶安區管轄。2004年7月1日,石巖撤鎮改街道。2007年12月,街道設立9個社區工作站,下轄21個社區居委會。
石巖街道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寶安區中部,東與大浪街道接壤,西接西鄉街道,南連南山區,北與光明新區毗鄰,是深圳西北部的交通樞紐,地處羊臺山北麓、西麗湖與石巖湖兩大旅游勝地之間。街道下轄9個社區工作站,2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2000多人。總面積65.9平方公里,一級水源保護區面積為9.05平方公里,占全街道總面積的13.7%,二級水源保護區面積28平方公里,占全街道總面積42.5%。全街道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綠地面積47.8%。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石巖歷屆班子和廣大干部群眾秉承“山水為尊,攀巖登峰,厚積薄發,點石成金”的石巖精神,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的發展定位,按照“抓管理、促穩定、謀發展”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科學發展,逐步將原來閉塞落后的小山村打造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城區。
2002-2003年度,石巖被區政府評為文明鎮,2003年榮獲“國家衛生鎮”、“省教育強鎮”榮譽稱號,2004年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市綠色村鎮”榮譽稱號,2002年、2004年分別被市評為“同富裕工程先進單位”,2001-2003年連續三年榮獲區“街道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一等獎,2004年街道黨工委被區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和“城市化轉地工作達標街道”。
2019年11月,石巖街道被認定為2019年廣東省森林小鎮。
2004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石巖街道第二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石巖上屋熱線圈廠舊址(勞務工博物館)
石巖上屋熱線圈廠舊址: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石巖街道上屋社區永和路6號。上屋熱線圈廠舊址(3號樓)修建于1983年。坐東向西。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建成之后就由香港怡高發熱線圈廠使……詳情>>
浪心古村
浪心古村: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石巖街道浪心社區浪心老村內。始建于清代早期,至今有270多年歷史。現存建筑大部分為清代中晚期建筑。古村落坐東向西,有祠堂、書室、民居、碉樓等組成,排列……詳情>>
信宜遺址
信宜遺址: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石巖街道信宜村西北石巖湖南側山崗,商周時期遺址。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10米,面積約52500平方米。文物普查中采集有磨制石器、泥質印文陶片、素……詳情>>
石巖街道特產與美食石巖沙梨
石巖沙梨沙梨是深圳主要的特色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北半部的山區,尤以有水果之鄉美稱的石巖為最。石巖的水果品種主要有沙梨、黃梅和方柿等,其中沙梨最為著名。石巖沙梨與北方梨相比有幾大特點:一是大。果大如瓶,……
石巖街道民俗文化石巖客家山歌
石巖客家山歌流傳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個社區,用客家話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體,第一、二、四句押韻。演唱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個人自唱也可以兩人一唱一和,其中擂臺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
應人石傳說
《應人石傳說》流傳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七個社區,用客家話口耳相傳。主要內容講述,在很久以前,羊臺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相親相愛的年輕夫妻,丈夫為了一家人的安寧生活……
總得票
林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8中國最好的十大紅米產地排行榜
2024-06-05河南十大富裕村排名
2023-10-25中國小麥產量省份排名
2023-09-07錦州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