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17年8月,驛前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驛前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驛前鎮第七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2014年2月,驛前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3年,驛前鎮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強中心鎮。
2003年8月,驛前鎮上榜江西省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驛前鎮位于廣昌縣南部,武夷山脈腹地,系撫河源頭第一鎮,東鄰本縣楊溪鄉,南連石城縣木蘭鄉和小松鎮,西界寧都縣湛田鄉,北接本縣赤水鎮。全鎮總面積202平方公里,轄 18個村、172個村小組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5萬。驛前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先后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特色小鎮、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化魅力小鎮、省級首批百強中心鎮、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全省鄉村旅游點4A級景區、江西最美休閑旅游鄉村。
驛前是一方紅色故土。蘇區時期,驛前是全紅鎮,是中央蘇區的北大門,也是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著名的高虎腦戰役為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的戰略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驛前留下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的戰斗足跡,保留有萬年亭、紅三軍團指揮部等革命舊址,建有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驛前是一座文明古鎮。西漢景帝年間(約公元前149年),驛前名梅村,為古代通往閩、粵必經之道,南北往來商賈,朝廷兵馬傳遞文書歇息之處。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于梅村建驛館,后圩鎮建于驛站之前,驛前從而得名。驛前有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建筑群?,F存的古建筑以明清時期為主,由五十余處單棟建筑構成,有姓氏宗族祠堂、家廟,有達官顯貴的官邸、別墅,有商賈小販的店鋪、作坊,總面積0.5平方公里。其高墻幽巷、飛檐翹脊、深院寬庭,富麗堂皇;其 “三雕”藝術,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尤其是隨處可見的蓮花雕刻圖案,造型優美、雕工精致、美輪美奐,蘊含了博學多姿的蓮文化,堪稱江南明清古建筑之上乘佳作,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與文化保護價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船形古屋,相傳為明代云南按察使賴巽省親別墅,臨江而建,坐北朝南,檐板刻有流云花卉、人物圖案,造型秀麗,遠遠望去酷似孤帆泊岸,故名船形古屋。
驛前是一個綠色氧吧。驛前是江西第二大河撫河的源頭,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生態優美,峰巒疊嶂,飛瀑成群,鳥語花香,2萬多畝的原始森林,蘊藏著許多國家珍稀動植物。驛前姚西是世界最大蓮池,是中國蓮花第一村,擁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最美田園風光。走進驛前,猶如進入綠色氧吧、生態公園,可以登高望遠、穿林探源;可以游蓮海、賞蓮花、剝蓮籽、購蓮品、食蓮肴,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驛前古建筑群
驛前古建筑群位于江西省廣昌縣驛前鎮,明、清贛派建筑。含“賴巽家廟”、“賴瑛宗祠”、“清汲旴源”、“君子攸寧”、“奎璧聯輝”、“亦忱甫居”、“龍峰拱秀”、“奉先思孝”、“石屋里”等九處古建筑。
撫河
撫河位于驛前鎮姚西村的血木嶺,是撫河發源地,《漢書·地理志》和酈道元的《水經注》均有記載。最高處為靈華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剛,且多罅隙,泉水從中噴沫而出,汩汩作響,至血木嶺匯成竹管
驛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
驛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秘書襲慶民居)位于廣昌縣驛前鎮驛前村。1934年7、8月間,在長征前夕激戰中,紅四軍指揮部曾在此駐扎。在民居大門兩側磨光的磚墻上有一組紅軍標語,標語用精細不一的毛筆蘸墨
驛前石屋里民宅
驛前石屋里民宅 驛前鎮境內有50余幢明清古建筑,其中石雕、木雕、磚雕堪稱江南古文化佳作,而“石屋里”民宅由于其用材獨特、石雕工藝精湛,成為這群古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石屋里”民宅建筑年代為清
奎璧聯輝民宅
奎璧聯輝民宅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筑坐西向東,庭院大門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積1881平方米,有大小庭院二處,天井11處,繡花樓1處,主體房間34間,店鋪6間,為內住宅、外商鋪商住
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
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位于廣昌縣驛前鎮貫橋村。紀念碑座東向西,磚石水泥結構,碑高11.6米,占地面積145.4平方米。紀念碑1988年8月5日建成,正面碑名“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為時任國家
總得票
2022年達州各縣市區GDP排行榜
2022-11-22江蘇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
2022-09-16保山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9歐洲最繁華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2022-08-31中國十大城市主城區面積排名
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