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張家窩鎮地處天津市西南部,面積44.5平方公里,人口3.1萬,共有16個自然村,2個居委會。多年來,張家窩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農村工業化、農村城市化和農村現代化,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1999年,張家窩鎮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02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創建文明城鎮“五個一”活動先進城鎮;2003年,被評為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制建設先進集體;2004年,被評為天津市環境衛生紅旗單位,田麗社區被評為天津市先進社區黨組織,鎮機關連續兩屆被評為市級文明機關;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窩,巢也。 巢,家也。家,放眼天下之處也。張窩處渤海之濱,占京津冀要略之地,居于此,顧四圍,破岑寂,酬壯志。
相傳,明燕王朱棣掃北,同時遷洪洞等三縣百姓充實京畿。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一章姓軍官奉命率軍圍剿河間滄州一帶叛逆,行軍路上,天降大雨,多日不停,江河潰堤,洪水淹沒許多村鎮民宅,該章姓軍官帶領士兵和逃水百姓逃至一制高地駐扎,搭窩鋪居住,幸免于難。后人們便習慣稱此地為章家窩鋪又稱章家疙瘩,后因“章”與“張”讀音相同,此地逐漸俗稱張家窩村。據傳,當時很多難民和士兵因為腹中無食面臨餓死的危險,章姓軍官派人四處尋找食物,后在該高地的西南部,發現兩顆果實累累的棗樹,人們紛紛以棗充饑,度過此劫。后人也因此把這兩顆棗樹說成是上天賜予人間的神樹,同時為了紀念章姓軍官帶領祖輩逃過劫難,在兩顆神樹附近修建了疙瘩爺廟,至今仍在。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張家窩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020年天津市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名單出爐,張家窩鎮上榜。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張家窩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張家窩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6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張家窩鎮第四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5年10月,張家窩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總得票
世界GDP排名前十國家
2022-09-30中國超大城市排名
2022-09-17廣東十大面積最小的城市排行榜
2022-10-12國土面積排名前十的國家
2022-10-08十大黃芪產地排行榜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