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稷峰鎮東與新絳縣接壤,西同河津市為鄰,東西長28公里,南北寬5.3公里,是稷山縣縣委、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52個行政村,10.6萬人口,現有土地226545畝,耕地面積137348畝,是全省的大鎮之一。
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通往全國的鐵路,108國道橫穿東西。
特色農業有檔次:稷峰鎮是稷山板棗和紅提葡萄主要產區,已被縣委政府確定為全縣實施“兩紅戰略”(紅棗、紅提葡萄)的重點鎮。“稷山板棗”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是棗類中鮮食、制干兼用品種,又是目前棗類中品質最好的品種之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紅提葡萄”——是1985年發展起來的一個特色產業,已形成育苗、生產、銷售、貯藏一條龍格局,是一省最大的紅提葡萄育苗基地和生產基地,產品銷往陜西、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青海、江西、福建、香港、內蒙古等十余個省市、自治區。
民營企業有特色:現有七大優勢產業,即:造紙業、蜜棗加工、葡萄貯存保鮮、鋁制品加工、金剛石加工、飼料加工、燈籠加工。
區位優勢有特點:既有城區特點,又有郊區優勢。
招商合作有潛力:1、開發“兩紅”產業。2、引進企業。3、其它合作項目。
旅游開發有優勢:稷王廟、大佛寺、青龍寺、宋金墓群等都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物古跡,都在稷峰鎮轄區內,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開發前景看好。
發展目標:農業富鎮(重點抓“兩紅”),工業強鎮(重點抓招商),商貿活鎮(重點抓市場),科教興鎮(重點抓教育),依法治鎮(重點抓綜治)。
發展規劃:實施“521”工程,建設108國道高效農業經濟走廊。就是建好五個萬畝基地,延伸兩個產業鏈條,形成一個現代農業與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示范園區。建好五個萬畝基地,即三個萬畝葡萄基地,兩個萬畝紅棗基地,實現人均一畝“兩紅”——以荊平、苑區等村為主的萬畝葡萄基地已經建成,其中掛果面積6500畝;以管村、楊趙等村為主的萬畝葡萄基地,已栽植7500畝;以下迪、西薛等村為主的萬畝葡萄基地,已栽植2400畝,以陶梁、姚村等村為主的萬畝紅棗基地已經建成,其中掛果面積6800畝;以上廉、小杜等村為主的萬畝紅棗基地,已栽值4100畝。.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稷峰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南陽法王廟
南陽法王廟全稱玄天上帝法王之廟,位于稷山縣稷峰鎮南陽村委會正西300米。坐西朝東,一進院布局,東西長68.3米,南北寬46米,占地面積3141.8平方米。該廟創建年代不詳,據廟內梁架題記及碑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