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1、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地處省道205線邵(武)泰(寧)公路沿線,系京福高速公路入閩第一互通口。全鎮有10個行政村,101個村民小組,4258戶,16728人,農業人口16219人,勞動力7461人,區域面積114.2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2.16萬畝(其中水田1.8萬畝),林業用地12萬畝,有林地10萬畝。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31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6050萬元,工業產值1.7億元,鎮財政總收入292萬元,其中稅性收入11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85元。
2、文化底蘊比較深厚。形成集鎮較早,唐朝就有八坊、七街、四十九巷,鎮內有建于宋朝紹興年間的寶蓋巖和建于明朝崇禎年間的青云塔,又是被號稱“天下第一團”梅林戲的發祥地,現有業余梅林戲團22人,經常深入鄉村演出。富有特色的朱口村老年協會現有會員576人,包括花鼓隊、秧歌隊、旱船隊、龍燈隊,經常出鄉入鎮演出。全鎮文化設施比較完善,建有建筑面積450平方米的文化服務中心大樓和占地420平方米的室內農民體育館,擁有中學一所、完小8所,有全市一流的農村幼兒園。朱口鎮多次被評為市、縣“文化先進鎮”。
3、特色農業比較明顯。鎮內有1050畝的農業示范園區,農業形成以優質稻、漁業、煙葉、花生、茶葉、歐美楊等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其中全鎮漁業面積4300畝,年產鮮魚2400噸,產品遠銷邵武、南平、江西等周邊市縣,是閩西北漁業生產大鎮,朱口鎮的漁業生產分別于1994年獲國家農牧漁豐收獎三等獎、1997年獲省淡水漁業先進鎮、2001年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4、個私經濟比較活躍。全鎮現有工業企業64家,從業人員2700多人,企業形成以機磚建材、食品加工、細木工板、水電等為主導的產業,2003年工業銷售產值1.6億元,出0貨值1060萬元。第三產業比較活躍,全鎮注冊個體工商戶370戶,擁有各類車輛510輛,建筑隊伍400多人,外出打工、經商3500多人,同時在上海、北京設企業產品營銷窗口2個。
5、小城鎮建設起步較早。1997年被省建委列為全省小城鎮建設示點鎮,近年來先后實施了朱青路、榮泰街、邵泰路等建設,鎮區共建新房760余戶,占鎮區總戶數1320戶的57.6 %。目前鎮區總面積1.6平方公里,集鎮人口0.8萬人,鎮內已建成“兩縱兩橫”的小城鎮布局。2001年結合全縣小城.
2021年4月,朱口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朱口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朱口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青云塔
青云塔年代:明座落地點:泰寧縣朱口鎮朱口村簡介:明崇禎五年(1632)始建,仿樓閣式。磚石木結構,七層八面,高21米。基座花崗石砌,直徑10米,每面邊長3.9米。塔身各層上部用角牙磚疊澀出挑……詳情>>
總得票
世界足球前十名的國家
2022-09-23十大最適合養老的城市:威海上榜排行榜
2023-10-10徐州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11陜西十大最有錢的鎮排行榜
2023-03-06欽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