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17年11月,弼時鎮入選第三批湖南省美麗鄉鎮示范名單。
弼時鎮名稱由來:紀念1950年10月病逝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任弼時(原名任培國)同志。
李家塅鎮、弼時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弼時鎮
弼時鎮是岳陽、汨羅的南大門,距汨羅市區35公里,省會長沙40公里,岳陽70公里。東與長沙縣福臨鄉相連,南與長沙縣北山鎮接壤,西與汨羅市玉池鄉連界,北抵李家塅鎮。107國道貫穿南北,途經七個村32個組,全長8.9公里。京珠高速廣福入口距鎮區6公里。開國元勛任弼時同志誕生于此,故名“弼時鎮”。
解放前,弼時鎮屬湘陰縣塾塘鄉,1958年建立毛塘、弼時公社;1964年合并為弼時公社;1984年撤鄉并鎮,轄18個行政村,318個村民小組,8473戶,29070人,其中黨員1120人,全鎮總面積64平方公里,共有農田23410畝,水面3290畝,山林37113畝。
弼時鎮鎮區有市屬、鎮屬部門單位20余個,鄉鎮企業個數870個,其中集體企業11個,營企業238個,個體企業621個。從業人員5063人,全鎮年企業總產值9.8億元。
弼時鎮能源、通訊、供電、供水事業發展迅速。鎮自來水日供應量5000噸,完全保證工業和居民用水需要;開通程控電話3100門,傳真、通訊、數據傳呼、移動電話廣泛使用;交通工具遍布鎮村,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輛達9000余輛。
弼時鎮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全面合理使用耕地,杜絕了拋荒,水稻種植優質稻率和推行雙季稻率分別為90%和100%,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總產量達2萬噸, 全年出欄生豬10.8萬頭,全鎮出現了一大批養殖大戶,禽畜20萬羽,水產品產量達800余噸。
鎮基礎設施大為改善。任弼時紀念館對門綜合大市場占地2萬平方米,現已完成投資300萬元,興建門面80個;繼自來水一期工程竣工后,投資15萬元購買了一套自來水凈化設備,使自來水廠的水質得到了保證;耗資350萬元完成了農電網改造;投資200萬元使全鎮的107國道全部得到了重新硬化;投資50萬元在鎮區興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心幼兒園;總投資500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已全面竣工,全年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投勞達3000萬元。
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全鎮去年共引資新辦企業19家,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1家,共引進合同資金30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000萬元,凈增國地兩稅23萬元,利用各種途徑引進資金,到位100萬元,改造企業2家,創收25萬元,招商引資才財政創造可用財力100萬元;.
任弼時紀念館
任弼時紀念館坐落在湖南省汨羅市弼時鎮唐家橋村,地處107國道岳陽至長沙1578公里處,距省會長沙僅30公里,半小時車程,距岳陽不到100公里,1小時車程,與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大動脈緊緊相
任弼時故居
任弼時故居,位于汨羅市城南45公里的弼時鎮唐家橋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時誕生在這里,并在此讀完小學,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系磚木結構,為三進三間兩偏屋,九個坍池,占地3800平
總得票
世界四大制造業強國排行榜
2022-09-07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
2022-10-11許昌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盤錦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文昌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