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認定適中鎮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山麻鴨)。
2014年7月,適中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適中鎮為第二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適中地處閩西南大門,毗鄰漳平、永定、南靖等縣(市),是閩西南通往閩東南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經之路,也是閩西對外聯系的重要“橋頭堡”,歷代有“文化之鄉”的美譽,2003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是國家建設部選定的小城鎮建設重點示范鎮。2005來,先后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及“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鎮面積303.63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11.34%。集鎮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1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8萬人。
適中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涼無酷暑,冬暖無嚴寒,且雨量充沛,全鎮耕地面積2.91萬畝,林地面積37萬畝,水域面積3847.5公頃,是理想的農業基地,現已形成了生姜、薏米、毛竹、水果、反季節蔬菜、生豬、種雞、水產養殖等八大具有適中特色和規模的農業產業化種養基地。境內礦產豐富,蘊藏著煤、鐵、錳、鎢、鋅、金、銀錫和石灰石儲量逾億噸,煤炭儲量超過千萬噸。目前全鎮擁有個私企業2383家,其中水泥廠20家,重質碳酸鈣廠30多家,工業品種有水泥、煤炭、石料、電子等1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交通便利,319國道和漳龍高速橫貫全鎮,適長公路業已竣工;電力充足,有水電站17座,總裝機量達1.6萬千瓦, 6千千瓦火力發電站一座,11萬伏和3.5萬伏變電站兩座;通訊發達,已建成萬門程控電話模塊,實現村村通電話;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農貿市場二期工程已順利完工投入使用,“省級村鎮建設住宅小區建設試點”保豐新村正在動工興建,建成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已完成鄉道硬化90公里,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24.45億元,比增15.3%;企業總產值22.8億元,比增15.2%。其中工業總產值12.6億元,比增10.5%,第三產業總產值10.2億元;農業總產值1.65億元,比增9%;財政總收入3958.15 萬元,比增30.49%;農民人均純收入6006元,比增7%;計劃生育率達99.15%。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經濟實力繼續躋身閩西前列。
適中是文化之鄉,歷史悠久,名勝古跡星羅棋布,242座土樓群氣勢雄偉,堪稱中國民居之魂寶。屹立在白葉村具有800余年歷史的文明塔,被古建筑研究專家路秉杰教授稱為“中國第一塔”,與古塔遙遙相對的魁樓,象征適中是人才薈萃的文明之鄉。.
古豐樓
古豐樓又稱古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二組,陳姓民居。空井式生土夯筑四層方圍土樓,由開漳圣王陳元光第十三代裔孫陳小十(字古峰)建于宋建炎二年(1128)。建筑坐東朝西,主樓面闊3
七彩藍田
七彩藍田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園位于新羅區適中鎮洋東陵坑水庫,面積6060畝,整個園區由燒烤區、劃船、泡湯、動物園(海獅表演、小動物表演)、骉園(騎馬/駱駝)、咖啡廳、釣魚、會議、團隊拓展、棋牌室
典常樓
典常樓位于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又名“瑞云樓”,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占地面積2530平方米,空井式帶兩橫屋四層生土夯筑方圍土樓。樓內雕琢精細華麗,門扇、墻壁繪有格言、詩詞、壁
龍巖文明塔
文明塔又稱長塔,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仁和村安杉自然村西1.8公里的龍巖、永定、南靖三縣交界大山之顛的方塘坪,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建筑坐西朝東,八角空心樓閣式三合土
仁和天成寨
仁和天成寨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仁和村北山自然村,是一處清代建筑。坐西朝東,占地面積580平方米。主樓為抬梁式木構架,前門進為屏風,地面現為水泥鋪設,樓板、樓梯、欄桿均為木板材料,窗狹
仁和慶云樓
慶云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仁和村保太自然村屏山林大山南麓,謝姓民居,由謝姓4兄弟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坐北朝南,空井式生土夯筑五層方圍樓。分前院和主樓兩部分:主樓面闊36.6
適中鎮名人
謝再發
謝再發,原名光輝,適中鄉洋邦村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4月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童年失學,粗識文字。早年參加適中民團,民國18年(1929)脫離民團,往漳州做生意,其間受同鄉共產黨人謝景德的影響,參加
鄭揚周
鄭揚周(1917-1943),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莒溪村人。1935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南蘇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所在部隊編入新四軍參加抗日戰爭,任新四軍二支隊三團戰士、新四軍駐龍巖辦事處
謝炳龍
謝炳龍(1922-?),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營坑村人。1936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南蘇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所在部隊編入新四軍北上抗日,任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司號兵。1938年2月離開龍巖北上
謝仁福
謝仁福(1919-?),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洋東村人。1933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反“圍剿”斗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龍巖蘇區堅持斗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
謝燈桂
謝燈桂(1908-?),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洋東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反“圍剿”斗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龍巖蘇區堅持斗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
謝景芳
謝景芳(1914-?),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蘭田村人。1932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反“圍剿”斗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龍巖蘇區堅持斗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
江才貴
江才貴(1909-1944),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南霞村人。1929年參加革命,參加了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和反“圍剿”作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龍巖蘇區堅持斗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
總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