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西遞鎮原名東源鄉,為進一步發展旅游業,1998年12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西遞鎮。西遞鎮位于皖南黟縣東南部,處于省“兩山一湖”黃金旅游經濟圈內,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對外交通便捷,距縣城僅8公里,離黃山火車站52公里,黃山機場50公里,距黃山南大門43公里,黟黃公路從西遞通過,是黟縣通往黃山風景區的主要通道。
小城鎮建設:西遞鎮從1998年建鎮以來,一直非常重視小城鎮建設工作。1999年,該鎮制定了《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并申報列入全市20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2001年初,被省政府列入全省200個中心建制鎮。全鎮電話裝機數量938部,鎮區自來水普及率100%,生活用燃氣普及率96%,有線電視入戶率99%,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
文化教育:西遞鎮有中學1所,小學4所,小學教學點4個,教師61人,在校學生115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主導產業:農業作為該鎮的基礎產業,主要以水稻、油菜、茶葉、蠶桑為主。2002年,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9957畝,水稻播種面積3624畝,總產1348噸;油菜播種面積3126畝。近年來,西遞鎮以市場為導向,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蠶桑在該鎮農業生產上占主導地位。2002年,蠶繭總產量345噸,直接收入3450萬元。
旅游業是西遞鎮的支柱產業。 自1986年以來,西遞村依托獨特,珍貴的古民居資源大力興辦旅游業,尤其近幾年,西遞在海內外知名度不斷提高。2000年11月30日西遞作為“中國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體體現,中國民間建筑藝術的寶庫”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6月25日,西遞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成功接待了-,-,-,-,印共總-,泰國王儲等一大批中外黨和國家領導人。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據統計,1996年-2002年,游客年均增長率超過30%以上,2002年,游客量達50萬人次,門票收入1500萬元。.
2020年4月,西遞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6年11月,西遞鎮入選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西遞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0年3月,西遞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西遞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5年10月,西遞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西遞
西遞位于皖南徽州黟縣(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8公里處,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黟縣原屬古徽州,西遞地處徽州府西部,因設驛站“鋪遞所”而得名。宏村位于黟縣城北10公里處,始建
敬愛堂
位于西遞村一座胡氏宗祠,粗獷古樸,宏偉肅穆,訴說著當年的歷史與榮耀。敬愛堂原為西遞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后毀于火。清重建擴建為宗祠,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溪水繞此堂流過
追慕堂
追慕堂,建于清朝甲寅年間(公元1794年)為明經胡氏廿四世祖胡貫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親應海公一生、崇文尚義,樂善好施而建。堂內有李世民的功臣畫像和供奉著李世民塑像。追慕堂是西遞胡氏祭拜
膺福堂
膺福堂位于安徽黟縣西遞村,建于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經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膺福堂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經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胡尚熷是胡貫三的長子
瑞玉庭
瑞玉庭始建清咸豐年間(1853年),至今已有約140多年歷史。原主人家出生于徽商名門,建筑集中體現其經營思想和思想覺悟:門罩上一塊元寶式的磚雕,刻著“富、貴”二字,院落右墻角上石雕的“履道含
履福堂
履福堂興建于清康熙年里(公年1684年),至今已有320很多年的歷史,是明經胡氏26世祖胡積堂的故宅。履福堂為前后兩進背向三間三樓構造,客廳擺放別具一格,看起來十分古香古色。后廳的露臺中有一
總得票
中國面積最大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2022-10-26全球國家競爭力排名榜
2022-10-10日照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7樂昌十大強鎮排名
2023-04-04徐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