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2年6月,趙化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
2022年2月,趙化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城市化發展區)。
2020年12月,四川省文明委授予趙化鎮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趙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7月,趙化鎮入選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趙化古鎮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的故鄉,素有“光第故里,沱江重鎮”的美譽,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趙化鎮的七街四巷、九宮廟、-頭、九口十八灘都載明了趙化鎮建于宋、興于明、盛于清的歷史。
趙化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小城鎮試點鎮、“十二五”期間優先發展的“特色商貿型小城鎮”,第四屆“C21四川城市發展峰會”“四川十大名鎮”,市、縣統籌城鄉試點鎮,推進新型“兩化”互動發展重點中心鎮,“擴權強鎮”試點鎮,“自貢十大最美鄉鎮”。
趙化鎮是省級小城鎮試點鎮,位于富順縣南部的沱江下游,距縣城40公里,交通四通八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全鎮幅員面積41.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5萬畝,總人口3.92萬人,轄17個村(居)民委員會,全鎮國民生產總值2.9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元,
趙化鎮自1996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以來,編制了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詳規圖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規劃要求,通過招商引資,投資1390萬元,改造了過境公路,新建輪渡碼頭,新建5千瓦變壓器,擴建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飲用水工程、光纖閉路電視、天然氣等基礎設施,使全鎮村村社社通電話、汽車。投資800萬元,新建商住樓2萬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新建兩條24米寬大街,商住宅區樓4萬平方米,使集鎮面積由0.6平方公里擴大到1.15平方公里。
2003年,鎮黨委、政府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栽植優質筍竹6500畝,優質大行桑500畝,無公害蔬菜1000畝,優質荔枝、桂圓500畝,發展養殖特色村4個(主要是生豬、雞、鴨、白鵝、蠶、魚),發展沼氣特色村2個,鄉鎮企業、個私經濟篷勃發展,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轉移勞動力8000余人,勞務收入3100萬元。
趙化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以優惠的政策,營造寬松環境歡迎各界人士、四方嘉賓前來投資、經商辦企業或定居,讓我們攜手共建趙化美好的明天。
劉光第墓
劉光第原葬于趙化鎮羅漢寺側,墓碑為清翰林趙熙所書,后墓園因年久失修,垮塌嚴重,1984年,自貢市人民政府批準遷葬,同年9月30日在現址奠基,1987年元月19日遷葬工作結束。現劉光第墓園修有
劉光第故居
劉光第故居陳列館位于趙化古鎮,建于清光緒年間,木質結構,懸山式屋頂,穿斗式結構,竹編墻體,小青瓦屋面,木板門墻,面闊一間,進深22.1米,梁架保存完整,屋內保存部分窗格、0、裙板,建筑占地面
保障東南石刻
保障東南石刻位于普安村石灰溪,鑿刻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石刻系南溪人包汝諧所書,橫排陰刻“保障東南”四個大字,右邊跋文小字,記述清咸豐年間縣境地主團練鎮壓李永和、蘭朝鼎農民起義史實。因
頓邱世第當鋪
頓邱世第當鋪位于趙化社區,建于民國初期。整座院落呈正方形對稱修建,正門門洞上部泥塑橫匾題有“頓邱世第”行書四字,室內木花窗、裙板、撐弓雕刻精致,當鋪布局規整,建造精美,獨居特色。是縣境現存唯
趙化兩湖會館
兩湖會館位于趙化場鎮西街,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現僅存門廳、左右廂房及部分外墻,門廳上橫匾刻“兩湖會館”楷書大字。該建筑門廳建造宏偉、精美,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價值,屬市級文物保護
趙化鎮名人
劉光第
劉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人,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清末維新派的著名愛國詩人。祖籍福建省武平縣,客家人,四川富順趙化出生,系清初湖廣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貧,勤讀,
總得票
1962年第四屆雅加達亞運會獎牌榜排行榜
2023-09-01中國橋梁排名前十名城市
2022-09-21安陽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江西歷史文化名城排行榜
2023-09-12世界上馬上要消失的國家排行榜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