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今日赤坎——赤坎鎮位于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內、開平市中部,距開平中心城區12公里,325國道和珠江一級支流——潭江橫貫全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開平的集裝箱碼頭、三埠港客運碼頭,每天都有600噸級貨輪、豪華飛翼船往來營運;全鎮總面積61.4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人,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共7.2萬人,是著名的僑鄉。此外,赤坎境內保留有大量的華僑建筑,中西合壁,僅碉樓就有200多座,尤其是具有400年歷史的迎龍樓、抗日舊址南樓、遠近聞名的關族和司徒氏圖書館、堤西路的騎樓建筑群更是僑鄉一絕,最近被省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赤坎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土地平坦,士質肥沃,電動排灌及自流灌溉條件優越,適宜連片開發種植水果、蔬菜、花生、甘蔗等經濟作物和創辦花草基地、水產動物養殖基地。 赤坎鎮是珠江三角洲重點工業衛星鎮和廣東省中心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一屆鎮委、鎮政府實施“強鎮富民”和“工業興鎮”戰略,全鎮上下團結一致,努力營造“安全、賺錢、開心”的投資環境,制訂并實施吸引外資、民資、僑資等優惠政策,簡化手續,為外商投資赤坎提供全程跟蹤服務。香港雅琪集團公司、廣東偉雄集團公司、松本建設公司、嘉達摩托配件制品有限公司、海源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金容制桶有限公司、廣東朝陽衛浴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沿325國道赤坎路段的兩側已形成延綿數公里長的工業走廊。 赤坎鎮交通、能源、通訊、供水、供電、硬件設施條件好,程控電話容量已達9000門,移動電話廣泛使用,可直撥世界各地;建成3.5萬伏和11萬伏電站各一座;自來水廠年供水量超1000萬噸。赤坎鎮成立工業辦公室和招商辦公室,配備素質較高的專職人員,在-、貨物進出口岸辦理相關手續等方面,均可為外商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在投資優惠方面,赤坎鎮從稅收、土地價格、廠房出租轉讓、報建-、水電增容、環境管理、勞動人力資源等方面都詳細制訂了優惠政策或減免措施,實行特事特辦。我鎮建設有現成工業廠房,也可購地建廠或采取其它方式興辦實業。赤坎鎮具有區位優勢,并且投資環境在不斷改善,我們歡迎期待與您攜手合作,共展宏圖。.
2016年10月,赤坎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赤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7年5月,赤坎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赤坎南樓
南樓位于開平市赤坎鎮騰蛟村。1912年,司徒氏人為防盜賊而建此樓,樓高7層19米,占地面積29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層設有長方形槍眼,第六層為瞭望臺,設有機槍和探照燈。抗戰時期,七名司徒
迎龍樓
迎龍樓坐落在開平市赤坎鎮三門里村,東距開平市區6公里,是開平市現存最早的碉樓,為關氏家族所建。三門里村建于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地處潭江下游沖積平原,是一片蘆葦叢生、水鳥
赤坎古鎮
赤坎鎮有350多年歷史,是一座具有濃郁南國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僑鄉古鎮。堤西路古民居多建于20世紀二十年代,由僑胞、鄉村祖嘗、商號老板興建。樓高一般2至3層,是中國傳統建筑與西洋建筑的結合體
赤坎歐陸風情街
赤坎素以中西合璧的古建筑、淳樸的民情民風而聞名遠近,其中尤以堤西路風格獨特的古建筑最為出名。這條近400米長的商鋪式樓房,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由早年移民歐洲和美洲等地的赤坎華僑,從國外帶回
赤坎舊鎮近代建筑群
赤坎騎樓是西方古代建筑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一種建筑形式,是一種商住建筑。騎樓這個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態。它的沿街部分二層以上出挑至街道紅線處,用立柱支撐,形成內部的人行道,立
司徒美堂故居
清 開平 司徒美堂故居 位于開平赤坎鎮中股村牛路里。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廊二房一廳的青磚墻、瓦頂建筑,面闊三間,建筑面積86.78平方米。保存較好。司徙美堂(1868 ━1955年),開平赤坎
赤坎鎮特產與美食赤坎鴨粥
赤坎鴨粥廣東人喜好喝粥,因此粥的品種和制法也非常豐富。開平尤以鯽魚粥和赤坎鎮的鴨粥最有名,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目前開平市內擁有多家專營鯽魚粥的粥店,其中以曙光路一帶最為集中,這里的粥店有的面積非常大,
赤坎鎮名人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1868—1955),原名司徒羨意,字基贊,著名旅美僑領,中國致公黨創始人。1882年3月赴美謀生,加入“洪門致公堂”。富蘭克林·羅斯福任總統前,在該堂當法律顧問。1904年,孫中山赴美活動
司徒慧敏
司徒慧敏(1910~1987)司徒慧敏,廣東開平人,出生于廣州。父親是歸國華僑。民國12年(1923)就讀廣州第一中學。十五六歲時參加廣州進步學生團體新學生社。民國14年加入共青團。“四·一二”-政變
總得票
美國經濟最強的十個州排行榜
2022-09-16邯鄲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世界十大養老城市排行榜
2022-10-08江蘇十大面積最大的城市排行榜
2022-10-12常德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