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河順鎮位于林州市東北部,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全鎮轄41個行政村,70個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41個,人口6.2萬人,耕地37699.67畝,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0人。
一、礦產資源豐富。河順鎮目前已探明或開采的有鐵、鈉長石、白云石、石英石、方解石、花崗巖、大理石、麥飯石、石灰石等20余個普通和稀有珍貴礦種。
二、農業生產形式穩定。河順鎮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無農不穩的思想,依靠科技興農,不斷更新良種,狠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發展高效農業,2004年,全鎮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5030噸,其中夏糧單產238公斤,秋糧單產252公斤,經濟作物產值463862元。
三、林業發展喜人。2004年,共造林5060畝,林業育苗75畝,植樹10萬株,幼林撫育1000畝,成林撫育500畝,在大力發展林業的同時,藥材種植和林果加工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四、牧業生產穩步增長。為了更好地促進養殖業發展,鎮黨委、政府制定了“以三黃雞特色養殖為主導,以養豬為后備,以特種養殖為補充”的畜牧發展思路,完善了產、供、銷一條龍,貿、工、牧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使牧業生產穩步增長。
五、工礦企業興起。全鎮有采礦磁選、冶煉鑄造、建筑建材、玻璃制品四大優勢行業,工業企業114家,200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到19.6億元,全鎮財政收入達7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44元。2005年,截止8月底,工業增加值完成3.46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98萬元。
1992年,河順鎮被河南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1995年8月,被河南省命名為“改革發展建設試點鎮”,1997年12月被河南省命名為“奔小康科普示范鎮”。
河順是一方古老而充滿朝氣的熱土,勤勞勇敢的河順人民將繼續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推進“建設工業城鎮、發展養殖大鎮、創建新型城鎮”三大發展目標,為全面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新河順而努力奮斗。.
林州惠明寺
惠明寺塔坐落在林縣城北11公里的申村惠明寺內。建于明弘治十七年,高15.85米惠明寺塔為我省現存較大的石構喇嘛塔,歷時六百余年卻巍然屹立,在設計和建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科學研究價值。
申村冶鐵遺址
申村冶鐵遺址,位于林州市河順鎮申村村東,年代為唐、宋、元時期。申村冶鐵遺址南北長1公里,東西寬0.5公里。遺址的東半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季節河,河兩岸的土崖高10余米,在西南崖的上部發現一個大
河順橋
河順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這座石橋已歷經五百余年的風雨剝蝕,地震災后和車馬行人的負重考驗,至今保存完好。為勾通林州至安陽交通起了巨大作用。特別是橋券以三層疊砌九孔的砌筑法在河南省僅
總得票
塔城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1-02中國十大枇杷產量產地排名
2023-09-08龍巖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13中國最干凈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2022-09-23山西十大富裕村排名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