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楓橋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0月,楓橋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0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楓橋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楓橋鎮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楓橋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19年1月,楓橋鎮入選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楓橋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楓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楓橋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5年10月,楓橋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楓橋以楓溪得名,楓溪是一條風光綺麗的山溪,上源有二,東源黃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楓橋鎮南大竺園附近會合,始名楓溪。隋朝時,曾在楓溪渡口架橋建驛站,稱之為楓橋和楓橋驛,楓橋地名即由此來。楓橋歷史悠久,行政職能優勢明顯。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楓橋先民就在楓橋江兩岸繁衍生息;越國前期曾于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年),一度為義安縣治,義安縣不僅僅為原楓橋區屬范圍,還包括了湄池、江藻一帶,因此,楓橋是當時的地域中心,商賈云集之地,形成了繁華一時的三里長街。寧宗開禧年間(1205-1207),辛棄疾曾于此申置東尉司;元設巡檢司;明為驛輔;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設楓橋鎮;民國元年(1912年)設楓橋鄉;1932年,楓橋曾修建小鐵路,使得楓橋的集市貿易十分興旺。1949年解放后楓橋一直是鎮、鄉、公社、區所在地。是諸暨東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楓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楓橋耕讀傳家重教興學由來已久,蔚然成風,是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東海文化明珠鎮。宋元時期的藏書樓就被時人譽為"越中之冠"。僅宋元明清四朝,楓橋有進士35人,舉人68人。歷代名人輩出,孕育了王冕、楊維楨、陳洪綬、汪壽華、何燮侯、梁煥木等一大批人才,"楓橋三賢"更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而在中國書法史、中國繪畫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社會教育更具特色,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勞動者素質。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求學氛圍,較高素質的現代公民,使楓橋更添內涵,發展后勁更足。.
楓橋大廟
楓橋大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依次為門廳、戲臺、中廳、后廳,兩側有廂房、鐘、鼓樓、耳房等。門廳面闊五間,明、次間抬梁式,稍間穿
楓橋鎮特產與美食楓橋香榧
產品名稱:楓橋香榧 產品產地:浙江省紹興市諸暨香榧 產品特性:殼薄、仁滿、香酥、味美。 產品成分:蛋白質、糖份及氨基酸。 產品功效:化痰、止咳、潤肺、驅蟲、通便、解積、強身等療效。 產品簡介:香榧是我
楓橋鎮民俗文化十里紅妝“十里紅妝”是舊時嫁女的場面,人們常用“良田千畝,十里紅妝”形容嫁妝的豐厚。舊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褲鞋履、首飾、被褥以及女紅用品等細軟物件在親迎時隨花轎發送外,其余的紅奩大至床鋪,小至線板
香榧采制技藝香榧,出現在距今約1億7千萬年的中生代侏羅紀,為第三紀孑遺植物珍貴干果。據《名醫別錄》、《暨陽宣氏宗譜》等古籍內容推斷,楓橋香榧歷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的人工栽培史。現存香榧林表明,楓橋香榧的規模和
拳棒(全堂拳棒)鐵崖故里全堂村隸屬三賢故里楓橋古鎮,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尚武之風承傳久遠,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楊氏祖先中歷代武將迭出,清代乾隆年間達到頂峰,隨后瓜瓞綿綿,世代傳承。民國1914年成立永興會,會員多達2
總得票
西藏十大強縣排名
2023-03-06南方最富的三個省排行榜
2022-09-02聊城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7永州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0十堰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